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宋不怂 > 第195章 声东击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现在李申之以一个改革者的身份在朝堂之上把旧党人辩驳得哑口无言,他正好顺水推舟,发表支持言论,君臣二人一唱一和的,倒是让还想要反驳的官员无从开口。

赵官家拍板之后,再有人想要出来反驳,就得掂量掂量了。

南宋立国短短十几年,朝堂上的相公们换了一茬又一茬,现在的赵官家早已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政治生物,再不是当初那个初出茅庐的康王。

然而让李申之万万想不到的是,李光说话了。

只见李光一脸正色,说道:“禀官家,臣以为李申之的改革措施颇多,若是全面展开,铺得太大。不如先制定好策略,成熟一批改革一批,亦或是在一州一路先行试点,成功之后再逐渐推广,如此才不至于重蹈熙宁覆辙。”

李光才是真正的旧党人,而他的观点,才是司马光最初反对王安石时真正的观点。

改革宜缓不宜急,措施宜少不宜多,循序渐进,慢慢来。

可是王安石看到了宋朝的弊病,感受到了大厦即将倾倒的危机,他不能等,大宋不能等。

赵构听完,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这也算是一个折中的办法。

如果强行推行新法,必然会引起既得利益阶层的抵抗。对付朝堂的官员们他姑且可以强势弹压,但是民间的反对力量,便不可小觑。万一真的引发民变,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赵官家环视了一圈,见没人准备再发言,便说道:“申之,你觉得如何?”

惊!

在场所有人的心里只有这一个字。

他们很想看一看赵官家的表情,想要努力揣测一番官家的心态。

丞相说出的话,竟然要问一个新科进士的意见?

这些官员里面,有一些是从宋徽宗时期便入朝为官,到如今已经堪称三朝元老。若是再算上张邦昌的伪楚政权,那就是四朝元老。

饶是如此,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奇闻。

更惊奇的还在后面。

李申之泰然自若地回应赵官家:“臣请以应天府为试点,先行变革。”

赵官家保持着满意的微笑,看向了李光。

李光一拱手:“臣附议。”

张俊:“臣附议。”

范同:“臣附议。”

赵士褭:“臣附议。”

何铸:“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