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军事 > 抗日之活着再见 > 第二百八十二章 血沃四平城(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八十二章 血沃四平城(二)

四平城战端一开,整个东北都热闹起来。

蒋介石接到陈明仁急电,异常震惊。共军大队人马围攻四平,国民党守军只有2万人,而且大部为残兵和新兵。

老蒋深知,四平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一旦失守,长春、吉林将孤悬敌后,后果不堪设想。

为此,老蒋使出了浑身解数,全力以赴解四平之围。

他电令杜聿明,限其务必于6月30日以前解四平之围。

在此之前,杜聿明几次想把华北战场上的第五十三军调入东北,蒋介石都拒绝了。但这一次,老蒋主动下令将第五十三军调入东北,归杜聿明指挥。

为了给陈明仁打气,老蒋还亲自去电:“四平乃东北要地,如失则东北难保。斯时为吾弟成功成仁之际,望砥砺将士,严行防守。”

考虑到远水难解近渴,蒋介石还亲自下令,命令空军全力以赴支援四平。

为了保住四平,老蒋拼了!

而此时此刻,身为东北总指挥官的杜聿明却病倒了,躺在病床上焦虑万分。

刚在夏季攻势里一败涂地,现在四平又危矣。四平一定要救,否则东北危矣。

杜聿明强撑着病体来到作战室,将自己的副手、爱将加同学郑洞国叫到身边,商量解救四平事宜。

他望着沙盘地图忧虑地说:

“桂庭,四平必救,否则东北危矣!”

郑洞国甚是忧虑:“光亭兄,四平之围固然要解。可我军如果倾巢而出,南满共军必将乘虚而入,威胁沈阳,到时候我们必将进退失据。”

杜聿明凝神望着郑洞国,沉声道,“是呀,桂庭所虑极是,这一节我己经考虑到了,我们必须先扫荡本溪共军,确保沈阳安全,然后才能北上解围。”

顿了顿,杜聿明又说,“我身体不行了,桂庭,只有你来担这付重担,先击溃本溪共军,然后北上解围。”

郑洞国点了点头,随后又疑虑地说:“光亭兄,如此甚好!但关键在于陈明仁能不能坚持到我军到来。如果不能,则形势会急转直下,全局危矣!”

“唉!也只能背水一战啦!”

杜聿明无可奈何地说,“尽人事,听天命吧。赌注就压在陈明仁身上,成败在此一举!”

6月20日,郑洞国亲率刚到东北的第53军,兵峰直指本溪。

……

惨烈的巷战实际上是从15日凌晨开始的,一开始就血腥无比。

敌人据守着四平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栋房屋,凭利死守,拒不交枪。

陈明仁不愧为国军名将,资格老,脾气硬,当年抗战期间就让日本人吃尽苦头,十战松山,克复龙陵、回龙山,勇力天下闻名。

而今,他以2万之众对抗民主联军7万大军,同样打算上演一出壮烈的守城战。

谢振国带着14团从城南攻入市区,自此陷入了惨烈的拉锯战,战斗打得相当激烈,每一条街道,每一栋房屋,都要付出相当的代价才能夺取。

攻坚的过程完全出乎谢振国预料,敌人的城防完全不像是一只鸡蛋,而像一只铁核桃,从里到外都坚硬无比。

突击队刚刚发起冲锋,就被来自楼上的火力打倒,街道上堆满了沙袋,还有铁丝网和陷脚坑,交通要道上还布了地雷、拉火手榴弹并架设了高压电网,交通阻绝,障碍重重。

谢振国指挥战士们根据两打靠山屯的经验,采取逐楼爆破的方式,与敌人展开一楼一屋的争夺。

问题是这样的红楼太多了,而且这些红楼都是国民党军各级指挥部的火力点,视野开阔,射界通达,四处还有无数明暗火力点以及拱卫的地堡。

战士们在这些红楼前毫无遮掩,一冲锋就要面临密集的弹雨,一批批爆破队员和突击队员倒在冲锋的路上。

而当他们负出重大牺牲到达红楼下爆破时才发现,炸药往往只能炸开一个小洞,需要反复爆破方能凑效。

好不容易炸开一个缺口,从缺口冲进去的战士们又要跟反扑的敌人展开殊死肉搏。

天亮以后,敌机蜂拥而至,呼啸着、盘旋着朝冲锋的战士们丢下一颗颗高爆弹和燃烧弹,民主联军每扩大一片阵地,敌机就扩大一片轰炸区域,宁可炸成废墟也不给民主联军落脚点。

一团团白光拖着浓烟,从高空落下,到处都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大量半透明的汁液蒙着蓝色的火焰,不停地迸溅,一下子就能烧穿单薄的军装,蚀进皮肉。

战士们完全陷入了浓烟烈火,到处都是滚动的火球,汽油弹疯狂地燃烧,烤焦了胸膛,烤焦了心、肺、气管,留下一具具冒烟的尸体,有的只剩一条焦黑的脊梁,仿佛烧毁了的老屋的房梁。

东北的夏日,白天格外漫长,从早晨4点到晚上8点,老天爷都为敌机开绿灯。

敌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少则几架,多则十几架,发现一人一马亦打,对我军影响极大。

敌机不但轰炸城内我军阵地,而且轰炸外围阵地,致使我军后续部队开进困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