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我的导演时代 > 第502章 最重要的东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和我的祖国》一共七个单元,开国大典、原子弹试爆、恢复高考、女排夺冠、香江回归、首都奥运会、2019年国庆大阅兵。

第一个新中国成立的开过大典开始,到第七个70周年大阅兵结束。

其实,有一半是《返老还童》里提及过的,不过还好那只是一笔带过,不会有重复的地方。

而《最可爱的人》就没有7个单元了,黄继广、邱邵云、张桃方、空军战斗英雄汪海、海军水雷班长林有城,还有一位野战医院的护士。

一共六个单元,其实还有些多了,毕竟《我和我的祖国》每一个单元的故事都不一样,而《最可爱的人》这六个单元就太过于雷同了,基本上全是在战场上的戏份。

不过,上面选的,也没办法。

至于另一部单独拍摄一场局部战役的,总局也决定了,拍抗米援朝最后一场大战金城战役。

打完金城战役差不多就结束,停战了,而且也是大胜,拍这个没有任何毛病。

李谦拍《返老还童》之前就了解过抗米援朝的一些大型战役,金城之战还是知道的。

那已经是53年了,双方停战谈判关于战俘问题达成协议,至此,停战谈判各项议程已全部达成协议,重新校订军事分界线的工作也基本完成。

为实现稳定可靠的停战。

说起来,记忆里那部《金刚川》也是以金城战役为背景拍的,不过不是以战役本身。

那拍的是,志远军战士要在第一时间赶往金城参加最后一场大型战役,如果没能及时赶到,对战况的影响可想而知。

当时战士们要通过一条名为金刚川的川流,才能继续赶往金城,工兵连修建了一条桥,可供战士们通过。

但是,米军也知道只要阻止志远军通过金刚川,自己就能在金城大战中有更大的优势,于是配备着榴弹炮、延时炸弹、燃烧弹以及多发子弹的轰炸机、战斗机不断轰炸桥与我军战士们。

而让米军惊讶的是,每次把桥炸烂,我军战士们都能在短短几个小时内重新修复。

围绕着金刚川,江上的一座桥展开的激烈争夺。

米军轰炸,我军要过桥,这就是主要的矛盾。

不过那部《金刚川》拍的真不咋地,首先叙事风格就不正常,其次把两个大国拍成了傻子。

黑了志远军,也黑了米军。

不管是志远军还是米军,但凡真是像电影里拍的那样,北棒战役都不用打那么久。

一座桥,白天修了炸、炸了修,晚上两步一盏灯继续修,摆明了告诉敌人,我在修桥,你快点来炸。

米军知道白天炸了几次,能不知道晚上是绝佳修桥机会,没有采取其他方式,只是派了个酒驾的牛仔过来。

我军防空炮手暴露了,没有改变位置,在原地抽烟烤玉米,等敌人来打。

我军部队被远程炮火覆盖,连长还骑着心爱的大白马,生怕弹片炸不到。

这导演肯定喜欢吴白鸽,人家白鸽他白马,我比你大,还能骑,有点用处,不像鸽子就只能看看。

米军也是笨蛋,一轮齐射之后暴露炮兵阵地位置,就干等着被我军喀秋莎给团灭了。

当然,这个李谦不太确定那个年代米军炮兵的机动能力。

就说那座桥,渡口都暴露了,非得修的桥面整整齐齐跑过去,赤水河、金沙江白过了。

真实的过金刚川,周边山头设置了很多假高炮阵地,在真桥附近设置了假桥,扰乱敌人的视线。

米军的攻势也远不是电影里那么简单,出动了24架轰炸机。

我军也是反复与米军周旋,假阵地、假桥层出不穷。

到了电影里,这种规模的渡河既没有侦察兵和先遣队建立前沿阵地,也没有对空警戒哨,以至于整个部队的控制和侦查范围不超过滩头百米,每次都是敌军的飞机飞到头顶了,大家才乱作一团地原地隐蔽。

荭军时代有很多渡江战役,很多都打的非常漂亮的,比如四渡赤水、强度乌江、大渡河、金沙江、嘉陵江。

数次战役中荭军都有先遣部队向纵深突击几里甚至几十里,陈庚大将曾经1天内急行军240里,渡江后,不顾疲乏,也要向前延申抢占高地,并击退敌军反扑。

没有假阵地、假桥梁、防空掩体,电影中志远军在河滩上的对空防御基本是不设防的。

只要有这些,敌军炮击和轰炸造成的损失会大幅降低,准备渡河的步兵也没有隐藏在反斜面阵地,反而直接暴露在敌军军155榴弹炮的火力之下。

当然,这些东西99%的战争片都不会有,也是正常的,绝大部分观众也不懂。

可是掩护师级单位渡河,火力仅仅只有两门37毫米高射炮,还只有几十发炮弹,导演真是把我军看成乞丐军队了。

打到那个时候,我军火力大大加强,而且和米军的火炮对比是1.7:1,火炮是占优的,用李云龙的话,那是真正的地主老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