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穷则思变 > 第四十七章 好为人师 开门授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十七章 好为人师 开门授徒

蟾宫折桂分队的训练,刘子墨采用《笠翁对韵》的方式进行训练,古诗讲合辙押韵,讲平仄,讲格律,讲对仗,词又讲词格、平仄和押韵,看上去纷繁复杂,无处下手。

刘子墨对队员们说:“古人写诗,有很多人喜欢借用,也叫寻章摘句,美其名曰:引经据典,像纳兰性德就借用过高蟾的一片伤心画不成,宋之问借用过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甚至于伟人也借用了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词的借用更是达到了滥用的程度,好的诗词在于原创,我对那些喜欢借用他人诗句的人不认可,写得好与不好,完全要靠开发大脑,你们有没有读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样的诗句呢?汝果要学诗,功夫在诗外。先熟读后深思,再冥想创作。我能教你们的,也只是一点皮毛,写诗作词靠灵感和底蕴,厚积而薄发,。”

队员们对押韵技巧容易掌握,对对仗最感兴趣,对仗的难度系数也最高,有些词句的对仗具有唯一性,想进行置换都不可能。队员们最为反感的就是所谓的平仄,再说,诗仙李白的好多诗都不讲平仄,一讲平仄,队员们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刘子墨连自己都说不服,更谈不上说服队员,有点误人子弟之嫌。

蟾宫折桂分队的教学难度最大,刘子墨心有余而力不足,他甚至于觉得要是让秦如烟来教,都会比他教得好。

蟾宫分队从下午两点训练到下午四点,四点训练结束后,各分队回家吃饭。

四点半,汴河童子军大队全体成员在汴河东街街头集合,总教官刘子墨先表演一套太祖长拳,再来几个前空翻,将队员们牢牢地吸引在那里,接着,刘子墨煞有介事地点名表扬学习进步神速的队员,表扬当天做过好事的队员,让全体队员向受过表扬的队员学习。队员之间互相讨论学习方法,总结经验。

五点左右,二十九名队员分成三列,在刘子墨的带领下,又喊着:“1、2、1,1.、2、1,1、2、3、4”的口号围着汴河街跑步一周,边巡逻边训练。

在刘子墨的带动下,汴河街的小朋友们热情高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这群小朋友每天练武习文,协助维护治安,也引起了大人们的围观和周边群众的关注。

有些小女生总是躲在门背后,偷偷地看着英气逼人的刘子墨,活脱脱地就是李清照笔下的那名“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少女;有些女生比较大方,她们会跑到李军家里看电视,主动找刘子墨聊天。但是绝大多数女生都想加入汴河童子军大队。

那时候的家长思想僵化,认为男女有别,应保持距离。

现在看来,刘子墨只是办了一届免费的夏令营。

刘子墨的兴趣小组办得有声有色,李军看到他和孩子们打成了一片,心里也暗自高兴,毕竟外甥儿子的领导能力就摆在那里,日后如果能考上大学,一定会出人头地的。

刘子墨只有两套夏装,能穿得出门的,只有那一套黑色运动套装,另一套一穿上身,人就矮了半截,显得格外寒酸,甚至于刘子墨讲话的语气都会受到影响。

李军偷偷地估算了一下刘子墨的肩宽、胸围、腰围和臀围,去扯了两块布,仿照87式迷彩服的样式,为刘子墨做了两套短套装。

土黄色带点斑纹的面料,剪裁修身得体,既显身材修长,又显强壮结实。

李军将衣服做好后,把刘子墨喊到了一边,他对刘子墨说:“墨儿,你的这套海军服该退役了吧?你看,都花了,我给你做了两套迷彩服,你要不要试试看?”

刘子墨笑着说:“舅舅,我这件海军衫又没有烂,扔了怪可惜的,还能穿些日子吧?”

李军说:“傻孩子,你现在在城里生活,不比乡下,在这里穿得寒酸会让人笑话的,再说,你还是个大队长,又是堂堂的总教官,你不会想让你的队员看你的笑话吧?”

刘子墨穷惯了,虽说已经换上了崭新的迷彩服,却把那件海军衫还牢牢地攥在手里,舍不得扔。

李军看到了,又好气又好笑,他对韩湘竹说:“湘竹,你看你这个傻外甥,穿着这么帅的衣服,却把垃圾捏在手上不肯放,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呀?”

韩湘竹扑哧一笑说:“墨儿,你拿着那件旧衣服在干嘛?来来来,我给你照一照镜子,看一看你到底有多帅?那件旧衣服已经配不上你了,你要不信,可以换回去试试。”

韩湘竹说完,把刘子墨拉到梳妆台前。

刘子墨怔怔地看着镜子中的自己,镜子里的男人一头微卷的长发,一身劲装,丰神俊朗,剽悍强壮,阳刚之气十足,还略带点书卷气,简直帅呆了,酷毙了,刘子墨开始有了点小小的自恋。

他低下头来,再看看手中的那套海军服,顿时觉得土得掉了渣。没有比较,才没有鉴别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