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明末不求生 > 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骁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的武艺倒是因此少有发挥的机会,这时突然逆势冲进敌人的战线之中,长矛翻飞、马槊纷舞,真令李来亨于阵前击节称赞!

“马三宝!我之左骁卫!”

吴三桂麾下的蒙古将领巴克永突然被马宝的逆袭冲锋们闷头一击,他猝不及防间还想拉弓反击,可刚握住弓柄,才想到因为天气的缘故,现在根本无法张开弓箭。

只是这一考虑的时间,关宁军的队伍就已经被马宝完全冲开了。马宝也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这样畅快地战斗过了,乱战之中他全身上下已然负创数处,但油然高吼激斗,一点不见疲态。

只是在巴克永的身后,另有一队关宁军的步兵跟进上来。他们都是山海关总兵高第麾下的队伍,马上就推来了十多门轻型火炮,蒙古夷丁们迅速将队伍散开,只听得轰隆数声,霰弹就像雨点一般激射出去,马宝一队骑兵霎时间就被打伤过半,战马纷纷倒地,许多骁勇的战士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便一命呜呼了。

李来亨知道这时候却不能掉以轻心,他夹住马腹,一手挠起长矛,格住冲到面前近处的蒙古夷丁,亲兵们随即一拥而上将敌人砍死。而后立即部署反击,闯军的轻炮同样开始怒吼,把火力倾斜到敌人的面前。

接着刀牌锐士们纷纷将盾牌挡在身前,虽然盾牌不能完全抵消轻炮的杀伤,但也能起到不小的防护作用。战士们拼着死伤代价,就这样靠一张盾牌抢进敌人的射程范围内,一路突进到炮兵兵丁的面前,直到将这支轻炮队伍全部拿下为止。

“到我们准备开火了……”

李来亨左奔右驰,在混乱的大战场里花费了极大功夫和精力,总算把闯军轻炮调集完毕。接着便是闯军的火力反击了,关宁兵的轻炮数量虽然较闯军更多,但闯军的火炮射击上更为合理,在同等重量上却拥有更大的威力和射程,所以实际对射中一点不输给关宁兵。

战场上冰屑横飞,整片冰原战场都因而发出惨烈的哀嚎之声。可是真正震动了整个战场的,却不是闯军的轻炮反击——而是从河对岸冲来的清军队伍。

刘芳亮千钧一发之际,在清军步骑反击之前撤离了白沟河东北岸。他率部迅疾冲回闯军中军,急于将八旗兵极可能已经同明军合流助战的消息告诉李来亨。可是偏偏这时李来亨已经脱离了中军,使得刘芳亮难免混乱了一阵子。

好在方以仁和陈永福都是思维敏捷兼且具备大局观的人,他们及时作出了正确的决定,没有在清军步骑的威胁之下,作出突然撤军的危险决定。而是决定不顾敌人是否还有更加强大的预备队,决定不再保留兵力,将中军队伍全部压上,力求在短时间内压制敌人以后再谋求调整战线的办法。

战场的景象是如此雄壮,又是如此让人震惊到转不开眼睛。即便是见惯了大战场面的李来亨,望着从远处杀出的一大片辫子兵,浑身上下也不禁感到了半分的战栗感。

是敌人把握战机的能力更加敏感?亦或者是命运的巧合促成了这场惨烈的碰撞?

阿巴泰所期待的“一锤定音”终于到来,清军在闯军和关宁军均厮杀到精疲力竭之刻,总算出手了。

吴三桂、高第、刘泽清,还有本钱都快要输光了的李辅明,明军将领们全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在他们看来,那些从远处地平线上浮现出来的,晃动着的辫子,似乎就是这一刻里最美好、最值得令人怀念的景色。

吴三桂甚至心想,为了这一刻的如释重负,他大可以忘掉过去所有和建奴——不,是和东师之间的残酷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