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北颂 > 第321章 比水灾更可怕的是什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1章 比水灾更可怕的是什么?

他们默认了赵祯的说法。

王曾目光在寇准、李迪二人身上盘桓了一下,冷冷的道:“老夫兼任着刑部尚书,此事就交给老夫全权去查。”

不等寇准、李迪二人开口。

王曾就阴沉着脸下了城墙。

李迪在王曾走后,开口道:“老夫去协助户部、三司,做好灾后的安抚事由。”

说完这话,李迪也走了。

寇准背负上手,看着城外的滔滔洪水,吩咐道:“召刘美、曹利用、曹玮、高处恭、朱能五人过来。”

陈琳答应了一声,下去召刘美五人。

陈琳下去通知了一声,便有宦官策马去找这五人。

寇准转身又吩咐王承仅道:“传令给四门的将士,全力搭救飘到了城下的灾民。”

王承仅拱了拱手,答应了一声,下去传令。

寇准带着赵祯、寇季二人,皱着眉头,盯着城外的滔滔洪水。

许久以后。

朱能先一步到了城头上,施礼过后,询问道:“太师召见下官,有何吩咐?”

寇准沉声道:“你负责率领龙神卫的兵马,守好皇城,避免有人趁机作乱。”

“喏……”

朱能答应了一声,拔腿就走。

赵祯在朱能走后,板着小脸,声音沉重的问道:“太师,这个时候不是应该派遣兵马去救灾吗?为何要固守皇城?朕又不在皇宫里。”

寇准看了赵祯一眼,又看向了寇季,问道:“你知道为什么?”

寇季点点头。

寇准道:“那就由你为官家解惑。”

寇季点了点头,对赵祯道:“三日之内,洪水不退,只要有人鼓动,百姓们就会冲击皇城。”

赵祯愕然的道:“为什么?”

寇季叹了一口气,苦笑道:“因为他们觉得,宫里有粮。”

赵祯依旧一脸愕然。

寇季解释道:“汴京城是一座拥有百万人的大城,每日里耗费的粮草无数。所以每日都会从各处水道运进来无数粮食。

如今洪水锁城。

粮食运不进来,那么汴京城里的存粮,就会快速的被消耗殆尽。

一些奸商们也会趁机哄抬粮价,借此牟利。

又或者趁机囤粮,造成没有粮食可卖的迹象。”

赵祯认真的道:“可以花钱从粮商们手里把粮食买过来,分给百姓。”

寇准、寇季祖孙二人闻言,皆是一愣。

寇准瞥了赵祯一眼,懒得搭理他。

寇季苦着脸道:“官家还真是仁慈。”

赵祯愕然道:“不然怎么办?”

寇季道:“有良心的商人不多,他们若是知道了朝廷要花钱采买他们手里的粮食,他们只会把价钱抬的更高。

朝廷那些钱财,可填不满商人们的欲望。”

“人心不足,欲壑难填?”

赵祯疑问。

寇季点点头,道:“不错……所以碰到这种事情,只能勒令商人们把粮食交出来,然后再按市价补偿他们钱财。

若是不从……只能杀人拿粮。”

赵祯看向寇准,问道:“太师也是这么认为的?”

寇准冷冷的道:“不错!”

赵祯撇着嘴,道:“那就这么办吧。”

旋即,他又抬起头,问道:“给了百姓粮食,百姓们就不会冲击皇城了吧?”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若是汴京城里的粮食吃完了呢?”

赵祯愕然的看向寇季。

寇季竖起三根指头,道:“有人曾经算过,汴京城里的存粮,只够百姓们吃三天。三天以后,除了一些豪门大户外,大部分百姓家里的粮食都会吃完。

百姓们若是没有粮食可吃,他们就会冲击豪门大户去抢粮,冲击皇宫去抢粮。”

赵祯愣愣的张大嘴,说不出话。

寇季叹了一口气道:“洪水可怕,汴京城里的百姓闹起来更可怕。”

赵祯听到这话,一脸忧愁。

寇季没再开口。

沉默了良久,赵祯说道:“自从朕记事起,汴京城已经闹了三次洪水了。有一次,父皇还带着朕躲在宫里的艮山上。

就没有什么办法一劳永逸,让汴京城里的百姓们免去水患之苦吗?

如果没有水患之苦,百姓们不就不闹事了吗?”

寇准听到这话问题,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

寇季沉吟了一下,道:“有倒是有,只是不容易办。”

赵祯追问道:“什么办法?”

“迁都!”

寇季淡淡的说出了两个字。

赵祯徒然瞪大两眼,愣在原地。

许久以后,他追问寇季,“为什么要迁都呢?加固黄河河堤不行吗?”

寇季抬起了一只手,道:“黄河的河床在这里。”

寇季又沉下了一只手,又道:“汴京城在这里。”

“你觉得朝廷能够营造出阻挡水往低处流的这个天性的堤坝吗?”

赵祯愣愣的说不出话。

寇季没有再开口。

想要解决黄河带给都城百姓的麻烦,除了迁都,没有第二条路。

毕竟,黄河的河床,远高于汴京城,几乎跟汴京城内最高的建筑铁塔寺持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