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三国之化龙 > 第693章 翁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袁绍迟迟不对青州下令,袁谭只能按兵不动,这让外界,甚至是袁谭自己都认为青州将在之后成为袁绍、李易以及公孙瓒三方互相混战的泥潭。

其实泥潭是比较理想的结果,袁谭最怕的是李易直接奔袭青州。

可事实上,李易的表现却与袁绍类似,竟然也开始变得磨磨唧唧。

李易离开昌邑时,连带亲卫营在内,一共只带出了两万五千人,并非袁谭预想的那般大动干戈,而且,李易也没有奉行兵贵神速的道理,他的行军路线相当的曲折。

李易离开昌邑之后,先是向东去了任城,这还算正常,然后就开始北上进入东平,与张邈张超兄弟见了一面,做短暂修整后,又进入了济北。

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袁谭那边紧张的不行,只当李易要来行走了,不过,最终李易只在济北停留数日,见了一些地方官员与士绅代表,再一次强调了种种政令,并与感激涕零的百姓与民同乐之后,就没有再继续北上,而是折返南下,进入了泰山郡。

这时候李易的目的已经比较清晰了,他要在与陶谦见面之前,到各地展露一下军威,刷一刷存在感,好震慑那些可能怀有不安分心思的家伙,也为今后各地官员的更替以及政令的施行创造更好的环境,为此,李易还留下了五千多的兵马。

李易在泰山郡基本没有停留,他是“擦边”路过的,而且因为臧霸最近在泰山北边一带活动,在有些事情没有彻底谈妥之前,李易并不想过早往泰山派遣兵马,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于是,李易的下一站就成为了彭城,到了这里,李易的脚步也再一次踏上了徐州的土地。

彭城,是在曹操出兵徐州时受创最终的地方,直接丧命在曹操屠刀之下的性命就有十万之数,再加上之后逃难,路上因为种种原因不幸丧命的百姓,总数根本无法估算,但二三十万人肯定是有的。

后来陶谦为了重建彭城,便将赵昱派到了过去,虽然赵昱努力了两年,但彭城的恢复却非常有限,李易目之所及,依旧是十室九空。

这一现象直到李易到了承县附近方才有所好转。

当初李易与夏侯渊交战,承县是夏侯渊的大本营所在,承县虽然也遭到了战火,但夏侯渊需要民夫和劳力,就没有对承县的百姓下屠刀,李易一方也不曾对承县强攻,所以战后承县保留了不少的百姓,之后赵昱更是请示陶谦,把彭城治所迁到了承县。

李易带着兵马开往承县,这座还未完全退去战火硝烟的城池,不但没有对李易设防,相反,一早打开了城门,打扫道路,赵昱更是带着城内百姓迎出数里,等候李易的到来。

甚至,百姓还自发的准备了许多的东西,要为李易劳军。

承县对李易的亲近并不算意外,当初曹操出兵徐州的借口就是陶谦,陶谦又在曹操的攻势下节节败退,百姓们固然深恨曹操残暴,暗中也在骂陶谦无能。

可李易呢,在徐州百姓最危险,最无助的时候出现,挡下了徐州的灭顶之灾,百姓自然对李易感恩戴德,战后许多徐州百姓家里都供奉了李易的长生牌位。

甚至有的徐州百姓还对荆州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嫉妒,李易要是徐州牧,而不是荆州牧,那该有多好?

所以,李易重回徐州,百姓夹道欢迎,许多经历过那场残酷战争的百姓都是一边掉眼泪一边笑,有了李易,他们这些老百姓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至于说李易背后多了一杆大将军的旗号,百姓们大多不懂,懂的也装作不懂,反正来人是李易就好,大将军的名号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只是添头。

对于承县百姓表露出来的热情,李易非常满足,百姓送他的东西,李易也全都收下了,不过李易转手就换成了粮食,又送还给了百姓。

在赵昱的治理下,彭城的百姓已经可以顾着自家温饱了,但也仅仅是温饱而已,李易可不想百姓为了感激他,最后却让那些对他最亲近的百姓们挨饿。

李易入城之后,百姓渐渐就散了,然后留在李易身边的,就剩下了世家和地方官员,这些人对李易的到来同样持欢迎态度。

世家这个阶层或许不乏精明人,但由于自身所处的位置和立场的缘故,其中大多数人眼光不够长远,即便能看到天下,但所思所虑,依旧是脚下的一亩三分地。

还是因为曹操,曹操的屠刀与铁蹄让那些原本还懵懵懂懂的徐州世家与官员骤然惊醒,发现世道已经变了,乱世开始,曾经的优越感不足以成为他们在乱世安身立命的资本,于是,这些人就开始寻找乱世中的自保之道,而其中最稳妥,最实惠的选择就是依附大树,找一个能够为他们遮风挡雨,甚至带着他们更进一步的人去追随。

顺理成章的,在乱世中火速崛起,并为徐州仗义出手的李易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当初或明或暗向李易的示好的徐州人非常多,很多人都想让自家子侄加入李易麾下效力,只是当时李易为了长久布局,只能婉拒,但也没把话说死,所以,李易这次归来,不仅是百姓的希望,也是彭城上层人物的期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