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皆付笑谈中之逝水 > 第114章 青山染红1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墨烟海道:“林盟主聚焦天下英豪,同气连枝,齐心北伐,处乱局负千斤,不失落拓,气定神闲,这份从容才情,古今少有。”

林复道:“聚焦天下英豪之功,不在林某,全在阁下。俗话说得好,喝水不忘挖井人,话俗理不俗,林某心怀希冀,特此相候,只为廖表谢意。”

“无功不受禄,这一声谢本座受之有愧。”

“凡夫争相居功,阁下功成不居,秉承先贤遗风,佩服佩服。”

“有功该居,无功当拒,所求不过四字。”

“林某洗耳恭听。”

“实事求是。”

“愿闻其详。”

“实乃真,求乃得。”

“妙极、妙极。心大如天者,视大地为纹枰,山川为经纬,夫卒为棋子,博弈天地,气吞万里,大哉壮哉。只可惜……”

墨烟海静立原地,纹丝不动。

林复若无其事,续道:“只可惜单人独弈,忒也无趣乏味。”

“既是博弈天地,何来单人独弈?独,独立于群而不受其乱,始异于人,而终异于人;弈,亦及大也,运筹帷幄之中,排布战略之局,独施自主之策,独成一大。又何来无趣乏味?”

林复嘴角微扬,不予辩驳,他的话中意,双方都明了。

二人气态平和,言词谦谦,锋芒暗藏,一语双关,名褒实贬,避重就轻,相互试探。双方皆心如明镜,这场见面的目的不在谈话内容,而在见面本身。

通过这次见面,墨烟海肯定了一件事情,眼前之人将是他今后最大的助力,也是最大对手。能成为助力,是因为林复的心,成为对手,不是因为双方的家仇,还是因为林复的心。

通过这次见面,林复额外有两大收获:从始至终墨烟海都保持着外八站姿、双手笼袖,不作任何多余动作,不给人瞧出任何端倪,没有端倪,恰恰是最大的端倪,由此得出,黑袍下的人跟他认识;那么另一个猜测也就顺理成章地得到了佐证,墨烟海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或者说“墨烟海”本身就是另外一个身份。

二十三年前,王守仁平定宁王叛乱,看似是王守仁与朱宸濠的较量,实则是王守仁与墨烟海的博弈。结果,朱宸濠战败被俘,墨烟海计划失败,王守仁大获全胜。

数月之后,王、墨二人以朱厚照、江彬为媒,展开二次博弈,朱、江二人一病一死,墨烟海计划再次失败,王守仁险中求胜。

强强对话,王守仁梅开二度,最终却败给了命数。

为此,墨烟海不觉庆幸,唯有惋惜,冥冥中觉得,世上配做他对手的人还会有,但能让他自愧不如的对手不会再有了。对手的说法或许不完全对,因为在一个心大如天的人眼里,是不存在绝对的对手的。

王守仁同样是一个心大如天的人,不同的是,二者的心大如天是截然相反的。

林复也是一个心大如天的人,且与墨烟海别无二致。他凭何能跟王、墨比肩?就凭他以数十万生灵为代价,只为见墨烟海一面。

峨眉耆老清贫被擒,清修、陈城丈分率门下弟子营救受困。

事有蹊跷、必有圈套——这是林复得此消息时的第一反应,当时他只道是无为教和鞑靼六族共同谋划的一个局,他根本不想在这些人身上投入人力精力,在他看来,纯属浪费。但出于武林盟主职责,传令江湖,广邀各路豪杰同聚天元城还是必要的。另一方面,他还为不作营救准备了一整套堂堂正正、毫无破绽的说辞和举措,并得到了古长青的完全认同。

就在这时,林复恰如其时地收到了关于墨烟海的消息,经过认真分析,认定消息是墨烟海自己传出的,并得出了其中潜藏之意——想见我,你就来。灭庄之仇,不共戴天,就算是刀山火海,也照闯不误,换言之——来就来。

出发之际,林复深深望了眼天元城,此一行同样标志着“武林盟主”在江湖群豪心中屹立百多年的圣光,就此湮灭。代价很大,但他仍是义无反顾地做了。

在这个世上,称得上了解林复的有三个人,墨烟海是一个,秋叶又是一个,第三个就是古长青。他明白林复的用意,但不赞成,劝阻无效,只好尽力相助,出谋划策。黄岗梁发生爆炸后,他明知大势所趋,无可挽回,仍然作了尝试性的阻止。

见面之后,林复的目的达到了,但今次事件远未结束,因为墨烟海的计划还在继续,接下来的收场才是最难的。做好了,见面才有意义;做不好,一切都是枉然。

不可一世的杨断北,遭人利用,教派上下饱受重创,千般愤懑,万般不甘,促使他愈发昂扬。他坚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机会也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创造的。

溅血遮日的厮杀中,一名身形矮小的光头老者,掌如狂风,扫荡落叶,拳似骇浪,群雄退避,纵横来去,如入无人之境。只是这般的神威凛凛,不是进击,却是撤离。

江湖中人大多经历过刀头舔血的日子,血溅三尺、身首异处的场面在他们眼中算不得惊奇可怖。但这一次并不是寻常的江湖械斗,其中的惨烈,尤甚军阵厮杀。拼到眼下的这种程度,个个杀红了眼,受到强烈的血腥刺激,变得麻木不仁。不管对方是进是退,只管埋头砍杀,死死紧咬,绝不放手。

杨断北亲率或心有不甘、或心旌震荡的教众,且战且退,磕磕绊绊地撤到了黄岗梁北面。

忽见一道白影从天而降,古长青折扇摇曳,白袍飘飘,受无尽血腥衬托,更显绝伦风采,此人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

天元城扬道、锻武二堂数千精英跟着涌杀而出,个个生龙活虎,意气风发。

这几千人的出现恰到好处,若是放在先前的大混战中,几可忽略不计,于整体局势影响寥寥。用于伏击奇袭,则效果显着,打了无为教一个措手不及,稳固有序的队形出现了混乱。

“阿弥陀佛。”木僧持拂尘踏虚空,道袍招展,直取古长青。身后千百生力军纷纷加入战斗,制衡援助,挽回颓势,稳定局面。

双方隐藏的多记后手相继显露,在一连串的突袭破袭中,无为教跌跌撞撞地撤出了黄岗梁,局面依然胶着。

东方明日、无了一行人经过多番拼杀,终于同峨眉、青城二派门人接上了头,合力把清修、陈城丈等人安全护送出了黄岗梁。

经过简单休整,体力恢复未半,罗信义和无武就嚷着要回去杀敌。其余人好说歹说,才劝得二人多歇半个时辰,正好赶上了追击战。

罗信义和无武正要大展身手,一道清亮昂扬的啸声划过天际,清晰的钻入每一个人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