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皆付笑谈中之逝水 > 第77章 蜀道之难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左边茅屋原先住着一对孤儿寡母,王环从其他村民口中得知,妇人本是大家闺秀,与人私定终身,因家人反对,便同情郎私奔来到此地,不曾想却遭负心汉抛弃。生产时,还是他母亲接生的。

自打他第一眼见到这位命运多舛的女人,就深深喜欢上了。积极的帮妇人打理田地,收拾家务,还耐心教导小男孩习练武功。可谓是王环之心,路人皆知。

行动上表现出了足够的殷勤,嘴上却迟迟不敢开口,直抒心意。做任何事情,他都果决坚毅,唯独面对男女之事时,总是畏首畏尾、犹豫不决,甚至还有些懦弱。

直到一年多前,女人病逝,就算他有勇气开口,也没人听了。虽然开口也不一定能得到对方应允,但终究还是有一丝希望的。做与不做,结果可能并无二致,但性质却是全然不同的。事到如今,为时已晚,只能暗自默默遗憾。

女人去世,留下小男孩独自一人,孤苦伶仃,甚是可怜。王环有意收养小男孩,后者受母亲临终遗言,婉拒好意,待后事料理,便独自离村。世道艰难,人心险恶,小小年岁一头扎入外面这纷扰尘世,必受他人欺凌。王环忧心难安,欲陪同前往,转念又想到年事已高的老母亲,经过一番激烈挣扎,无奈由小男孩独身离去。

这天晚上,他做了一个很久没做的梦,梦中有一位看不清容貌的老妪,丈夫过世,儿女远行,家中只剩她孤零零的一个人。每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依门独坐,风雨无阻,呆望村口。终于有一天,老妪等到了自己阔别多年的儿子,靠在儿子熟悉、厚实的怀抱中,心满意足,安然辞世。

“娘!”王环弹身而起,听到帘布后母亲平稳的呼吸声,发现又是这场梦,虚惊一场。但不同的是,这一次他的悬心久久不能落定,总有一股莫名的焦躁和不安,萦绕在心头。

午夜梦回,枕巾潮湿。

王环抹了把眼角,满手湿润,不知是泪还是汗,悄然起身去到屋外。

弯月如钩,遥挂天际,借着朦胧月光,望着他日日都在打扫的茅屋,走到了那座孤坟前,缓缓蹲下身子,轻轻抚摸墓碑。

旁人都明白王环的心意和心结,更何况作为母亲的老妇,透过缝隙,望着那落寞的背影,无奈轻叹。

翌日黄昏,老妇眯着浑浊模糊的老眼,望着日薄西山的夕阳,忽然开口道:“环儿,娘想回老家去看看。”

王环正在劈柴,闻声高举板斧的大手凝滞半空,听出了母亲平淡言语下不平淡的情绪,一时不知该怎么接话,怔立良久,重重点头,应道:“好!”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春去秋来,何止二年。王环用了三天时间,料理了所有的农活,制作了一把简单牢固的背椅,以棉絮粗布包裹。

时隔二十五年,背着母亲,踏上了归乡之途。

王环体型雄健,精力旺盛,即便身负一人,照样健步如飞,徒行一日可达两百余里,不到十日,便进入了襄阳地界。刚劲中又配以巧劲,连日长时坐在背椅上的老妇,也不觉如何颠簸和难受。

自落脚安居村后,老妇从未到过村子方圆十里外之地,此行所选路途,与当年逃荒所经多有不同,即便相同,凭借依稀的记忆,老妇也回想不起。一路走来,所见所遇皆是那般新奇,不仅有名山大川、美景胜地,也有为生计忙碌奔走的商贩、农夫和提兵背刃的江湖客,形形色色,诸多新奇的人事物,都是她不曾听闻过的。

褶皱干巴的老脸上不时洋溢着如同孩童般新奇单纯的笑容,浑浊的双眸也多了几分神采。一想到过不了多久就能回到生养她大半辈子的故乡,情绪好比待嫁姑娘,窃喜、好奇、向往、激动,诸味陈杂又不失甜蜜。

王环见到母亲这般不同以往的情状,也跟着高兴。

天色已晚,距老河口苏家河还有些距离,王环便敲响了左近一家农户的门扉,道明来意,请求借宿。户主也是庄稼汉,得知情由,心有所触,殷勤招待。

翌日天色初明,作别同样需早起劳作的户主夫妇,母子二人再次上路出发。

人在前行,物在后移,老妇的心情逐渐纠结起来,阔别故乡多年,她既希望故乡的一切全如她记忆梦境中的那般,风景宜人,乡情淳朴;又希望故乡的一切变得越来越好,家家安乐和睦,年年喜获丰收。

岭外音书声,经冬复历夏。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愈是临近故乡,老妇的心潮愈是起伏难定,口中念念有词:“到了、到了……老太婆要回家了……孩子他爹、杰儿,你们看到了吗?我和环儿回家啦!”身子竟有些轻轻颤抖,如今的故乡早已面目全非,但是老妇还是一下就能断定。农舍能变、泥路能变、人能变……但是家乡的气味、蓝天白云、舒爽清风、淙淙流水……不会变,永远不会变,这里就是她魂牵梦绕、日思夜想的故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