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覆汉 > 第二十二章 金樽应啼别离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十二章 金樽应啼别离后

“只要伯符够快!”曹操坦然言道。“自然如此。”

周围曹仁、曹昂早已经目瞪口呆,刘晔也低头计算不止,而孙策低头扶着古锭刀在帐中走了几圈后,却又连连摇头,近乎是挣扎一般反问道:“还是不行!敢问亚父,大河怎么过?!大河之于邺城,宛如铠甲之于胸后心脏……三万大军,便是猝然至于濮阳,又如何能速速渡河成功?要我说,为何不能聚兵在濮阳,然后试着攻下白马?若白马能下……”

“你几日能下白马?”

曹操冷冷打断对方。“高素卿天下名将,尤善苦战,公孙文琪以其人领万军守白马,却从不让他出战,所为者何?进退掩后而已!换言之,正如我之前一直不用你,此时以你来为此事,其实是因为我视你为最善战也最可靠之人一般,专门要留在此处来用!高素卿俨然也是公孙文琪眼中最善战最可靠之人,所以才会有如此任用……你若是两日打不垮高素卿,信不信徐晃和张合的援兵便反过来在河畔围住了你?!”

“可渡河怎么办?!”孙策失笑摊手反问,失态之中,早已经不把对方当自己亚父了。“我军三万人,渡河向北,须多久才能搭起浮桥,渡过大河?届时莫说高素卿早就发现动静绕回河北了,怕是徐晃都从后面掩杀过来了。”

“我在濮阳留了现成的浮桥。”曹操平静答道。“数百艘以铁索相连的舟船,顺势摆开,须臾可成数道浮桥!足够你们三万人一夜尽渡!所以,大河固然是阻碍,却是燕军的阻碍!”

言至此处,曹操微微一顿,复又补充了一句:“这还是平黄巾时跟公孙文琪学来的法子!”

孙策又感到了那种甫一入帐时的荒谬感,却又忍不住盯着自己这位亚父恳切相询:“足够三万人一夜尽渡的铁索连舟,亚父大人暗中准备了多久?”

“大概三年不到。”

孙伯符瞬间失声,帐中也寂静无言。

“这有什么可惊疑的?”曹操平静言道。“自公孙文琪覆灭袁绍、移驻邺城,而我得兖州之地后,便已然想到有今日了,所以那时我便开始偷偷收集舟船,穿以铁索,却并不对外展现,只是好生隐藏保存在干燥的濮阳城渡口仓库中,又让我最信重的文谦为东郡太守,专署濮阳……其实,刘玄德早早插手徐州水军不也是一回事吗?我们一起收集战马也不是一样吗?只是我们二人都没想到,竟然会这么快就用到了这些准备而已。”

帐中依旧无言。

“伯符,你即刻出发,从睢水南岸走,偃旗息鼓一路向东。黄汉升将军也会一起出发,却只带三千兵打着他的旗号沿着汴水向东,伪作支援徐州的兵马。”曹操立在那里,收回心神,缓缓言道。“这样必然无人察觉到你……”

“到了睢阳你再渡河去薄县,在那里子廉必然已经按照我吩咐截住了黄将军,你向他们展示军令、虎符,带上二人,合兵一处,转而一路向北……”

“届时东面有菏泽、雷泽、巨野泽掩护,西面有薄县、定陶、离狐、句阳等大城做遮蔽,你一面速进,一面与高干、张超、李进等人汇合……”

“卡住时间,等晚间再入濮阳,见到乐文谦,他会即刻发出藏在濮阳渡口的舟船,铁索连舟成桥,你们便即刻连夜渡河!”

“你为主将,文谦为副将,外加李退之、子廉、黄汉升、张孟高、高元才,合计七军、三万众,若能渡河成功,便距离邺下不过一百六十里,中间只有一个内黄而已,还十之八九是空城,不妨携三日水粮,直扑向北……此时所虑者,无外乎是高素卿一人而已,或是分兵塞住白马渡,或是中途设伏,或是理都不理,我就不管了……我只要你能得手邺下!”

“邺下若得手……”刘晔喃喃自语。

“邺下若得手,不指望就此逆转全局,却足以让公孙文琪脱力,再无进军之力,议和总是可取的!”曹操扶刀肃然言道。“不过,此去河北,一旦不能立足,则必然全军覆没……故此,我要再问一问,伯符你小子到底敢不敢去?”

“敢又如何?”一直踱步细细听曹操讲述的孙策也停身扶刀相对,然后嘴角微翘。“不敢又如何?”

“敢的话,我在这里与你斟一杯酒,再发子修为你扛旗,你喝了,速去便是!”曹操昂然直立,纹丝不动。“不敢的话,请你留在这里,协助子修守一守大营,我自去河北一行!”

曹昂闻言欲上前去,却被曹仁伸手拽住。

而孙策闻言先是一声嗤笑,然后便扭动身上甲胄,在曹操身前左右踱步,一面死死握住古锭刀的刀把,一面从各个角度死死盯着自己亚父的双目。

话说,孙伯符遗传了他父亲的高大身材,此时盯着自己亚父,自然是居高临下,一副鹰顾狼视之态,但不知为何,站在其对面昂着头纹丝不动的曹孟德竟然也有几分居高临下的姿态,宛如虎豹直立。

既是父子,又是叔侄,还是翁婿的二人以这种一动一静的姿态对视了许久,却是终于被孙策打破了。

孙伯符回头看了眼曹昂,脸上略显狰狞的笑意微微消去,便复又回头挑眉对上了自己的亚父:

“大人,你治军何其不严?身为主帅,居然藏有好酒吗?”

曹操手扶青釭剑,昂然大笑,声震军帐。

九月十九日,就在黄忠奉命引兵三千向东支援东线的第二日晚间,公孙珣见到了第二次去而复返的邓当,并从他身上得到了黄盖如约送来的情报……如其所言,其人说服了曹操,将往阳翟设伏攻击徐荣。

而公孙珣大笔一挥,又让邓当滚回了黄盖那边,却是要求黄盖更改计划,去劫乌巢,因为他突然不想绕一圈路去阳翟了……太远,太累!

乌巢就挺好。

—————我是啥都不是的分割线—————

“凉风厉秋节,司典告详刑。

我君顺时发,桓桓向南征。

纵马横阔野,陈卒被隰埛。

征夫怀亲戚,谁能无恋情?

拊衿倚炮车,眷眷思邺城。

哀彼南军夫,喟然感雁鸣。

日月不安处,人谁获恒宁?

昔人从公旦,一徂辄三龄。

今我神武师,旬月必速平。

弃余亲睦恩,输力竭忠贞。

惧无一夫用,报我素餐诚。

夙夜自恲性,思逝若抽萦。

将秉先登羽,岂敢听金声。”——《从军行.其三》.燕.王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