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永不解密 > 第三十八章 先盖帽子、再打棍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十八章 先盖帽子、再打棍子

李晨风顿时就发飙了,冒出了许多难听的话。

“急也没有用,不过,抓刑事案件有刑事案件的章法,抓重特大案件有重特大案件的力度,齐省那边递了报告,还等着我们一个答复呢。通缉令关系到各级公安和边防单位对缉拿罪犯的重视和投入,确实要拿捏一下分寸,既不能暴『露』我们的真正意图,又要确实取得效果,他们也不敢擅自做主啊。”

白斯文在一旁劝道。

李晨风考虑了一下问白斯文:

“501厂是生产什么的?”

白斯文以前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心里好像是有本经一样,什么资料都信手拈来。

“以精密仪器为主,做的东西很杂,不过最近已经没什么军工任务了,而且那个胡文海就是厂里的子弟,知根知底,再加上一句走漏了风声,搞不好怕节外生枝。”

“那附近还有什么保密单位吗?要密级高一点的。”

“有个433所,是研究雷达的,还有个渤海湾造船厂的三分厂在那边,是给咱们的核潜艇做配套设备的。”

“那就那个三分厂吧,就说工程属于建造核潜艇的高度机密,事关国家核安全,要他们务必高度重视,动员一切力量,要是抓不到胡文海,抓不到胡文海…”

李晨风本想来一句狠话,但想想后果实在太严重,就是把相关人员全部抓起来枪毙也于事无补,不禁颓然地叹了口气道:

“让胡文海跑了,后果将不堪设想,将对党和国家造成极其恶劣也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告诉他们,中央首长对此案高度重视,在京城亲自指挥,要求他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抓住胡文海,而且必须要活口,不错,必须要活的,要是胡文海死了,一样严厉追究他们的责任,谁都跑不掉。”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就把胡文海头上扣了个大间谍、大特务的帽子,那个倒霉的造船厂也无中生有地丢了一份重要文件,又不知道多少人会鸡飞狗跳然后虚惊一场。

然后,李晨风又要陈观水立即给京城基地发报,要求他们下令周边省市严查道路交通、铁路、机场和边境线、海岸线上的可疑人员,对外事机构、外国人和已经发现的潜伏特务要进行24小时严密监视,一旦发现可疑目标立即逮捕,迅速报告,不得私自问话。同时,通知各有关部门,严密监听可疑的电波讯号,一旦发现发报,立即全力干扰压制,确保围捕胡文海的行动万无一失。

近半个中国几乎都悄悄地动了起来,在还没发现胡文海的行动踪迹的情况下,这是下了非常大的决心。

飞机上的时间过得很快,组长他们在通过电台在指挥调度,一时也用不上我们,我们就在座位上养精蓄锐、枕戈待旦,心里做好各种预案,随时准备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飞机在泉城郊区的齐空机场稳稳降落。

在等着我们齐省公安厅的一位副厅长带着政治保卫处的人,泉城军区的一位副参谋长带着两个机要参谋匆匆忙忙地迎了上来。

我们主要名义上是以公安部特派员的身份带着最高级别的授权文件下来开展工作的,而我是军方的代表,但真实的身份大家彼此都心照不宣。

按戏文里的说法就是,我们是带着尚方宝剑下来的钦差大臣,事情办得不好,我们可是要追究责任、执行纪律的啊。

在飞机上组长就安排好了分工,白斯文副组长带着柳子元、肖雨城在泉城指导齐省公安厅的工作,负责安排部署全省的围捕工作,按照身份和时间计算,胡文海只是个小青年工人,又是匆忙出逃,很有可能还在齐省境内。

李晨风带着我、陈观水、沐雨尘带着电台和从泉城军区调来的一个警卫排直杀歆县,要搞清事件的真相,更要寻找到“蝴蝶”的蛛丝马迹。

一路颠簸赶路,紧赶慢赶,我们终于赶到了歆县县城秀城镇,一个普普通通的北方小城市,因为接近目的地,路上行人众多,为了不打草惊蛇,我们乘坐的警车关闭了鸣了一路的警笛、闪了一路的警灯,并放慢了车速。

就在车子缓缓驶过县委大院那破旧的院门时,坐在我身边的陈观水突然“咦”了一声,说了一句:

“她怎么会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