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体育 > 花与剑与法兰西 > 第三十一章 视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姐,这就是那些高炉了,钢水就将从这里滴溜滴溜地跑出来的,然后再被制成各种各样的制品,”似乎是因为和专业有关的原因,他口沫横飞神采飞扬,对撑着小阳伞的夏洛特滔滔不绝地介绍着,“而且,您可别小看它,这可是我专门设计的高炉,我敢保证,在建成之后它们也将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高炉,没错的!”

“至少在目前,它将是领先于世界的。”夏尔温和地在旁边补充了一句。

听到了德-斯蒙的介绍之后,夏洛特果然有些意动,她凑得更近了,仔细观察那些正在铺设的砖石,然而,她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什么门道来。

就是这些灰灰黑黑的东西,就能领先世界?她有些弄不明白了。

“没错!建成之后,它能以低得多的成本生产出钢铁来。让整个工厂的成本降低大半。我敢说这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简直能够改变世界!我一定会因此名留史册的!”德-斯蒙大声吼了一句,眼中满是激动,然后。他又似乎略有些心虚地看了夏尔一眼,“当然,德-特雷维尔先生跟我说过的一些想法也十分有用,对我的启发很大,我想人们也是不会忘记他在其中的作用的……”

改变世界?而且是我的夏尔做得?夏洛特心头一动,然后回头看着夏尔,好像少女时代一样眼中既有赞叹和崇拜,又充满疑惑,“夏尔,你什么时候又懂这些东西了?”

“呃……啊……这只是我稍微提了一点点想法而已。都是外行人的异想天开,能够实现这一切的,当然需要德-斯蒙先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当然还需要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夏尔的心里满是尴尬,连忙解释了起来。“德-斯蒙先生,您不用太谦虚,能够搞出如此惊世的发明,您当然理应享有大名。”

“呵呵,哈哈,哪里哪里,这都是因为有大家的帮忙。我才有这样的机会啊……”工程师连声自谦起来,但是他脸上的开心和得意是怎么也隐藏不了的。

这也难怪呢,能够搞出这么划时代的发明,一个工程师又怎么可能不得意?

不过,夏尔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不是他有意说的那么低。他确实起了极大的作用——只不过是盗用了别人的智慧罢了。

人类对钢的应用和研究历史相当悠久,但是直到19世纪贝氏炼钢法发明之前,钢的制取都是一项高成本低效率的工作。在近代的钢铁冶炼史上,有一次极其重大的革命性突破,那就是贝氏炼钢法。

它是1856年由英国科学家贝塞默(henry -r)发明的。他设计的高炉,原理上是通过从炉底向铁液吹风,让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参与反应。最终能在10分钟内将10-15吨铁水炼成钢,比过去的炼钢方法节省90%的时间和费用,从而第一次真正能使大量生产钢材成为可能——也就第一次使得工业化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铺展开来。

当然,贝氏制钢法并不是没有缺点,因为空气中氮气含量很高的关系,所以钢中具有较高的氮、磷含量,杂质较高。

1879 年出现 了托马斯底吹碱性转炉炼钢法,它使用带有碱性炉衬的转炉来处理高磷生铁。虽然转炉法可以大氧气顶吹转炉,但它对生铁成分有着较严格的要求,而且一般不能多用废钢 。随着工业 的进一步发展,废钢越来越多。

在酸性转炉炼钢法发明不到十年,法国人马丁利用蓄热原理,在1864年创立了平炉炼钢法,1888年出现了碱性平炉。平炉炼钢法对原料的要求不那么严格,容量大,生产的品种多,所以不到20年它就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炼钢方法。

但是,最终还是贝塞默笑到了最后,早在刚刚发明这一技术,贝塞默就曾倡议过用纯氧气取代空气在转炉内炼钢,但是因为纯氧制备困难成本太高的关系,直到二十世纪这种生产方法才推广开来,最终,于1952年,在奥地利出现纯氧顶吹转炉,它解决了钢中氮和其他有害杂质的含量问题,使质量接近平炉钢,同时减少了随废气损失的热量,可以吹炼温度较低的平炉生铁,因而节省了高炉的焦炭耗量,且能使用更多的废钢 。由于转炉炼钢速度快且节约能源,故转炉炼钢又成为当代炼钢的主流。。

不过,这些东西都是留给未来的工程师们慢慢去考虑的问题了,我只要开个头,现在能抢先一步把这种高炉建成,然后依靠这些高炉源源不断地炼出钢铁来挣大钱,这就够了,不是吗?夏尔心想。

因为前世并不是工程师的关系,所以夏尔也只是大致记得一些有关于贝氏制钢法的原理的介绍——所幸,在1849年,实现贝氏炼钢法的技术储备都已经达到了,所欠缺的也只是思路而已。

在得到了夏尔提出的某些思路之后,工程师德-斯蒙感觉豁然开朗,多年来在工作中原本就有的一些想法。也慢慢地串联了起来。于是,在经过了几十天的精心思考之后,他终于拿出了自己的新设计的高炉方案,然后经过夏尔的拍板。最终决定在吉维尼开始建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