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绝处又逢春 > 第115章 盖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宋秦氏现在是全家重点保护对象,宋小九最近领了一个新任务,那就是每天监督宋秦氏按时吃营养品,并且严格按照宋春临的指示督促,每天什么时候吃,吃多少,他心里门儿清着呢,有时候宋秦氏自己都忘了,还是宋小九提醒她的。

“娘,吃叶酸!”宋小九捧着叶酸的瓶子递到宋秦氏面前,旁边的小跟屁虫也跟着哥哥一起说。

“娘,吃叶酸。”

看着两个小团子奶声奶气的督促自己吃叶酸,宋秦氏心都化了,赶紧接过瓶子吃了一颗,吃完了叶酸,她赶鸭子似的把两人赶去了房间睡觉。

几个孩子现在是同住一个屋,宋春临晚上大部分时间不需要睡觉,半夜就负责给两个小的掖被角什么的,然后就是在空间里继续干活。

那一片山林他都探索了一遍,每天都能采摘不少山货,有时候自己家吃,大部分会拿出去晒干了,等房子盖好了,再放到仓库里保存好,那些干货只要不受潮不生虫子,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宋家人的身体因为常年喝灵泉水,除了上次宋小宝以外,已经很少生病了,主要毛病都是缺少营养所致,大宝说过,灵泉水可以暂时让人增强体质,但有一定的限制。

“天道在上边看着呢,直接洗精伐髓的东西实在过于逆天了,若真有这种东西,那么大家一人喝一口,岂不是高手遍地走了吗?那世界得乱成什么样子啊。”

宋春临:“所以真的没有那种逆天玩意吗?”

大宝沉默良久,才又出声:“有,就在深山里面,只是需要大机缘才能遇到,即使是我也不能告诉你在哪里。”

连他都不能知道?

宋春临微微挑眉,他现在对那座山的兴趣更浓了。

正在宋家摩拳擦掌准备盖房子的时候,大景朝其他地方,每个分到了红薯土豆的郡县都迎来了大丰收。

那些县官每一个都喜滋滋的将此事写奏折,加急送到皇帝面前。

看着那一封封奏折,上面的亩产量个个都惊人,几乎每个县官的表述都充斥着难言的喜悦。

皇帝看着奏折几乎笑了整整一天,就连晚上做梦都是笑醒的。

第二天他专门在朝会上说了这件事情,听到几乎每个地方都能亩产上千斤的时候,那些当初反对的老臣们每一个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李阁老,你嘴巴别张那么大,小心最后一颗牙也掉没了。”

李阁老闻言立刻闭上了嘴,他今年六十有四,牙齿在前年就掉的只剩一颗了,这件事让他一直觉得很羞耻,如今却被皇帝当面戳出来,皱巴巴的面皮肉眼可见的红了。

其他老臣也警惕的收回表情,生怕下一个被点名的就是自己。

当初反对的最激烈的就数李阁老带头的这一帮,如今听到皇帝亲自念着那奏折上的产量,每一个亩产都能有上千斤,种得好的有一千四百斤,产量比宋大庄第一次种还要多。

最低的也有一千一百多斤,轻松吊打小麦水稻。

当初他们反对的多激烈,现在就有多安静,一个个缄口不言,皇帝脸上的笑容逐渐淡去,他眼含嘲讽的看着底下一群老臣。

先帝仁慈,倒是助长了这些老东西的气焰,让他们仗着资历在朝堂之上指手画脚,自他登基以来,所下的政令总是会被这些老东西挑刺,要是对方能说出一些有意义的建议也就罢了,偏生他们提出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毛病,皇帝为此头疼不已。

如今红薯土豆的丰收,狠狠打碎了他们一个个道貌岸然的面具,皇帝心里畅快极了,同时心里也愈发的想要把这群废物给撸下来的决心。

土豆红薯丰收不仅仅是皇帝高兴,宋春临更高兴,高兴的结果就是他打算在自家旁边的荒地上盖一座工坊。

“工坊?春临,咱家以后是要卖果酱为生吗?”去年果酱卖得不错,宋大庄下意识的以为宋春临盖个工坊是为了制作果酱。

然而宋春临却摇了摇手指,他掏出几袋子淀粉,还有红薯粉跟土豆粉。

“爹,这些东西想必你也吃过了,那么你觉得这些都是用什么做的呢?”

宋大庄表示不知道,这些东西他们只吃过其中的红薯粉,还是速食版的酸辣粉,对于那把黑黑的条状物,宋大庄只觉得似乎有些熟悉,但却没有认出来。

宋春临指着那把红薯粉告诉宋大庄:“爹,这个叫红薯粉,正宗的手工红薯粉就是这种颜色的,会有些黑,看起来虽然很硬,但煮熟了很好吃的。”

宋大庄有些怀疑:“真的吗?那旁边这个白色的又是何物?”

“这是土豆粉。”宋春临又把其中两袋淀粉打开,指给宋大庄看:“这是土豆淀粉,这是红薯淀粉。”

两种粉末都是白色的,宋大庄没看出什么区别来。

“那旁边是什么,也是一样的吗?”

宋春临顺便把另外三袋打开:“这个是玉米淀粉,另一个是小麦淀粉,最后一个是木薯淀粉,都是用不同的食材提炼出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