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援助了假宋 > 第252章 战争进行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那一刹那,李耀祖身边一直护卫着他的汪学良,大声喊出“少爷小心”,随后犹如猛虎下山般扑向李耀祖。箭矢如雨,穿透空气,射向他们。只见汪学良背后,四支箭羽深深插入,伴随着一声凄厉的惨叫,他瞬间昏迷过去。与此同时,大宋国特有的进攻战鼓声轰然而至,震人心魄。铁鹰,这位曾自信满满的将领,看着为数不多的骑兵,心中明白,今日他已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大宋国的骑兵正迅速围拢,而他的命令只能是撤退,放弃这场无望的战斗。远方,羌族人的号令声凌厉而荒凉,每个人都听出了那撤退的命令。战斗至此,死伤无数,却毫无收获,而大宋国的战鼓声却越来越近。羌族人知道,再不撤离便再无机会,因此,听到撤退的命令后,他们毫不犹豫地掉转马头。

在战场的一角,那些跌落马背、受伤的羌族骑兵无人问津。这就是草原骑兵的风格,顺风时勇往直前,逆风时却如雪崩般溃败。铁鹰头领果断地带着残兵撤离,不带一丝留恋。战场瞬间冷却,唯有李为世带领的骑兵追逐着羌族人逃离的方向。那些失去马匹和受伤的羌族人,此刻规规矩矩地跪在地上,等待命运的宣判。他们知道,失败意味着投降,而对于羌族人来说,投降是理所当然的选择。他们也明白,一旦成为俘虏,便再无自由可言。在那个刹那,空气仿佛凝固了。李耀祖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五味杂陈。他回头看了一眼昏迷不醒的汪学良,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清楚,此刻的汪学良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这全是因为他。

李耀祖深吸一口气,紧握缰绳,命令剩余的骑兵跟随他追击羌族人。他知道,只有抓住铁鹰,才能为汪学良报仇。羌族人的撤退看似混乱,但实则有序。他们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巧妙地摆脱了追击。然而,李耀祖并未放弃,他紧随其后,誓要找到铁鹰。在追逐的过程中,李耀祖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那些投降的羌族人并未受到虐待,反而得到了救治。他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但也看到了大宋国的宽容和大义。

在落日的余晖中,李耀祖以无比的冷静和决心,指挥着剩余的军兵,进行着战后的整理。他眼神坚定,眉宇间带着不屈的刚毅,仿佛这场战争的胜败,只是他棋盘上的一步棋。战场上的硝烟与血腥尚未完全消散,伤员的哀嚎和呻吟在空气中回荡。然而,这一切在李耀祖听来,却像是战场上的交响乐,那是悲壮而动人的旋律。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不容置疑的口吻下达一道又一道命令。“伤员按伤情程度分批次处理,立即安排医生抢救生命垂危者,中等伤情的由医生学员控制,轻伤者现场包扎。”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是命令,是责任,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军兵们在他的指挥下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的身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高大。有人忙着救治伤员,有人忙着收集战马,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与此同时,李为世带领的边兵和增援部队一路追击到落虎江边。铁族头领铁鹰的骑兵在这场追击战中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少数亲兵成功渡过江去。看着那些渡过江的亲兵,羌人铁族头领铁鹰仰天长叹,眼中闪过一丝懊悔与自责。但战场上没有如果,只有结果。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及时赶回族里,处理战败后的善后事宜。

夜幕降临,战争的余波渐渐平息。然而,对于经历过这场战争的人来说,内心的波澜却难以平复。李耀祖站在战场的一角,望着满目疮痍的景象,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场战争虽然结束,但未来的路还很长。他们需要重建家园,需要重新集结力量,需要再次踏上征程。而这一切,都需要他们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去面对。夜色中,李耀祖的目光如炬,他的内心在激荡着,思考着未来的道路。李耀祖知道,羌人铁族人的这场战争的失败只是暂时的,他们还有机会重新站起来,再次挑战大宋国西北地区的安全。李耀祖转身望向那些正在清理战场的士兵们,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这些士兵们都是他的战友,他们并肩作战,共同经历了生死。他们之间的情谊,已经超越了普通的战友关系,成为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李耀祖深吸了一口气,再次下达命令:“安排人员收集战利品,统计伤亡人数,做好战后总结。同时,加强警戒,防止敌军反扑。”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军兵们在他的指挥下迅速行动起来。随着夜色的加深,战场的氛围也渐渐变得安静下来。然而,在这份安静之中,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和决心。李耀祖知道,他们已经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未来的路还很长,他们需要继续前行。他抬头望向星空,心中默默地发誓:无论未来有多少困难和挑战,他们都会坚持下去,直到最后的胜利。在这个夜晚,李耀祖和他的士兵们并肩站立,他们的身影在星空下显得格外高大。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