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 > 第109章 答问对幼常初试 斗阵法孔明破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9章 答问对幼常初试 斗阵法孔明破敌

“千真万确?”

“回禀都督,此乃小人亲眼所见!千真万确!”

“再探再报!”

“是!”

司马懿实属有点摸不着头脑了:汉中怎么变成诸葛亮坐镇了?

要说诸葛亮,司马懿还真有点怵他。这倒不光是水平高下的问题,虽然族叔司马徽曾屡言“其弟子属孔明为最”,但自己一身本事也不是浪得虚名,碰都没碰过,谁怕谁啊!

主要是昔日恩师胡昭也字孔明,与对面这家伙同字,嗯……怎么想怎么别扭。

但在一众将士的裹挟下,不论汉中是谁镇守,这仗都不得不打。自郿县到南郑,寻常地带只有下辨略阳,但在此作战会使队伍变的狭而长,到处是破绽,s所以都不是理想战场。放眼汉川,能容纳十余万大军的战场似乎只有一处。

而诸葛亮得知司马懿已经行动,也点兵出击,同时下一纸密令,叫魏延做好准备。并也为这场战争量身挑选了一处好战场。

定军山。

(附注:水镜先生司马徽和宣王司马懿的叔侄关系考据来源为司马迁族谱。且都曾长期在颍川一带活动,祖居也很近,应该是有一定交集的。是故文中设此桥段。)

却说这次诸葛亮出征,把马谡也带上了。一来想让其增长经验见识,二来也想验证一下刘备临终之语。待布置完毕,谓马谡道:“今司马懿将至,如战,必在此山间,幼常可有计乎?”

马谡平日自诩饱读兵书,自能应答自如。遂不假思索道:“兵法云:‘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昔丞相以计激之,其兵锐也,今亦当先挫其气,方可战之。”

诸葛亮略一点头,喜道:“然,不知幼常当以何策挫之?”

马谡思考片刻,道:“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如吾军居于山上,便可伏路山间,待魏军至,猝而冲之,必可挫其势也。”

诸葛亮心道:这马谡虽能料己,不能料敌,还有培养空间。遂笑道:“幼常之言,虽合兵法,然司马懿岂不知此乎?未如此易与,其不可以常理论也。”

其实诸葛亮另有算计:现在魏军将士对司马懿颇有微词,自己激将计出,又不得不战。如能对其正面打击一番,令其将帅产生猜疑隔阂,将不服帅,帅难压将,又岂能令行禁止乎?

……

大巴山脉自高庙入平地,起秀峰十二。自石山至元山,如游龙戏珠状。定军山乃其主峰也,又有“十二连山一颗珠”之谓。

然而如今连山之上,却是兵戈万千,这注定不平凡的定军山,便是汉魏第一智囊首次交锋的见证。

诸葛亮戏道:“久闻仲达乃人中翘楚,缘何久不应战,直教孤久候如此也?却不知是翘楚也?杂木也?”

司马懿不甘示弱,亦放言道:“久闻阁下号称卧龙,却不知此龙久卧,尚能翻飞否?”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飞与不飞,一念之间耳。仲达如求一观,何不亲来探之?孤久无知己谈天论地矣,如仲达首肯,吾二人饮茶笑谈,岂不乐哉?”

“孔明莫要耍嘴,纸上得来终觉浅,吾今精兵十万,上将千百,汝既以学富五车自居,可敢与吾相争否?”

诸葛亮笑道:“何足道哉,汝欲斗兵?斗将?斗阵法?”

司马懿略思片刻,道:“先斗阵法。”

司马懿其实是有小心思的:

真要论斗将的阵容,诸葛亮比司马懿差远了。魏军这边,论武艺,郭淮、邓艾、陈泰、夏侯霸、王双,都不是好惹的主。汉军这边,魏延不在,只有马岱、王平、张嶷能将就一看,其余马忠、高翔、李球等都难以对敌。(马忠能力很强,但更偏向政工一类,斗武不是长项。)

对此司马懿也知道,也清楚诸葛亮也知道,但他还是选择斗阵。魏军客场作战,又是山地地形,不宜在未适应和摸清敌方部署之前斗兵;至于斗将,不仅自己功劳捞不着,还得调和这些好胜的家伙之间的纠纷,也不划算。而斗阵一事,自己自幼熟读兵书,久习战阵,各种阵法及其变化研究的透彻无比,这些年南征北战也多有见识,自然很有信心。

诸葛亮会心一笑,道:“如此,汝可先布阵与我。”

司马懿客随主便,随手挥旗,指挥一军之兵。须臾阵成,谓诸葛亮道:“汝可识吾阵否?”

诸葛亮登山观之,见其盘山而起,形似长蛇,然其头部极壮,身又无重兵加护,典型的陷阱。如按寻常掐头去尾破阵,则蛇头立变四门,破阵之兵反入重围也。遂笑道:“仲达取巧,何故藏杀机乎?此阵貌似长蛇,实藏七星北斗之阵也。”

司马懿见诸葛亮如数家珍,知其卧龙之名并非虚妄,亦道:“汝布阵我看。”

诸葛亮对奇门遁甲之术研究甚广,自然摆布其拿手的“八卦阵”。亦取万人之数,挥旗成阵。

司马懿观之,不屑道:“晾此八阵,何足道哉?”

诸葛亮的笑容不为人察觉的阴险了几分,道:“识便识了,可敢前来破阵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