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 第133章 后金崛起,孝庄初显才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3章 后金崛起,孝庄初显才华

“朕的大清,亡了?”

康熙帝玄烨愣了好一会儿,才艰难地回过神来。

他眉头紧锁,似乎在艰难的消化着这个无比震撼的消息,

“最后竟然真的亡在了叶赫那拉的手里?是诅咒,还是天意?”

孝庄皇后深吸一口气,长叹一声道:

“天意难违,天意难违啊!

或许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非人力所能改变。”

视频继续播放,

“后金势力的迅速膨胀,

也造成了后金和科尔沁部,

也就是爱新觉罗氏和博尔济吉特氏的关系变化,

这种转变迫使东蒙古各部,不得不屈服于后金的威势之下。

原本基于平等与互相尊重的盟友关系,现在却逐渐演变成了近乎上下级的从属关系。

后金在科尔沁部内部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甚至能够直接发号施令。

而布和等科尔沁部首领,则不得不采取讨好策略,以维系与后金的关系。

这种变化,在布木布泰的婚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蒙古族曾经一度战无不胜,

打下了令天下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横跨了欧亚大陆的广袤疆土。

但蒙元腐化,并被朱元璋赶出中原后,

蒙古便分化成了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大块。

孝庄所在的科尔沁部,是漠南东边的一个分支。

科尔沁部落不善打仗,

但地理位置特殊,强邻环伺,

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附当时势头正劲的后金。

蒙古人有自己的骄傲,

对他们来说,最有尊严的办法就是政治联姻,

让满州继承人的血液里流淌着一半蒙古人的血。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科尔沁部落乃至整个蒙古的女人都是带着这样沉重的使命出嫁的。”

“因此,尽管此前有很多人向布和求亲,

但布和最终还是把十三岁的布木布泰,嫁给了皇太极。

这一决定看似令人费解,

毕竟布和之前已经将布木布泰的妹妹嫁给了皇太极,

怎么现在又要把自己的女儿嫁过去?

这是要让自己的妹妹和女儿共侍一夫?

事实上,这就是科尔沁部与后金关系转变的生动写照。

如果说之前的联姻是出于友好与结盟的考虑,那么此次婚事则更多地带有讨好的意味。

布和看到后金正在迅速强大起来,

并预见到这个政权在未来将更加强大。

因此,他不惜一切代价地讨好后金,以期在未来的政治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后来的历史发展,也证明了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后金不仅变得比他想象的更加强大,而且最终还建立了统治中原长达近三百年的清朝。”

“布和之所以急切地将孝庄嫁给皇太极,背后其实还有另一层深意。

布和的妹妹虽然已经和皇太极结婚超过十年,

两人感情也算融洽,但她却未能为皇太极诞下儿子,只生了三个女儿。

这一事实令布和深感焦虑。

他深知皇太极野心勃勃,

并且在努尔哈赤的儿子中是最优秀的,

将来很可能继承大汗之位。

而皇太极的儿子,自然也会成为下一任大汗的继承人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政权中,

布和自然渴望看到博尔济吉特氏的血脉成为它的领导者。

但现在自己的妹妹却始终和皇太极没有儿子,怎么办呢?

那就把自己的女儿也送过去吧!”

“从布和的决定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对后金,是非常有信心的。

如果不抱信心,应该是两头下注,分散风险。

而布和却毅然决然地将全部筹码押在了后金身上。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明智的。

科尔沁部与后金,乃至其后的清朝,都形成了长期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彼此相互依存,共同繁荣。”

“但是这一切,还和当时的布木布泰没有太大的关系。

毕竟,那时候的她才年仅十二岁。

她只知道自己,就这样被父亲安排好了婚姻,被迫和故乡、亲人分离。

她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还要和自己的姑姑侍奉同一个丈夫,这种感受恐怕好不到哪里去。

并且此时的后金已经崛起,

皇太极也没有再出城三百多里来迎接她了。

反而是布木布泰不得不长途跋涉,前往沈阳接受自己作为姑父妾室的命运。”

“不过博尔济吉特氏毕竟也是爱新觉罗氏的老朋友了,

皇太极还是对布木布泰表示了应有的尊重。

他为她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并册封她为侧福晋。

布木布泰也一直小心谨慎地和姑姑一起侍奉着这个丈夫,

并见证着他的权力越来越大,

后金的疆域越来越辽阔。”

“然而,布木布泰也遭遇了与姑姑相同的困境,那就是生不出儿子。

在数年的时间里,

她也只为皇太极生下了三个女儿,

这无疑影响了她在后宫中的地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