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 第105章 李斯或许还能抢救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5章 李斯或许还能抢救下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于沙丘病逝,胡亥继承帝位,是为秦二世。

彼时的秦国,内部已然矛盾重重,

统治基础并不如外表那般坚不可摧,但也没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如果是公子扶苏上位,

他定能扭转秦国严苛法律和沉重徭役,与民生息,使秦国江山社稷逐渐稳固下来。

但很可惜,上位的是公子胡亥,秦始皇最不成器的小儿子。

正是由于胡亥的胡作非为,才直接导致了秦国的迅速灭亡。

那么在秦国灭亡的过程中,胡亥都犯下了哪些罪行呢?

接下来,让我们好好盘点盘点。”

停顿片刻,苏治开始继续讲解道,

“对于胡亥这种生来就是天潢贵胄的纨绔来说,

他脑子里,其实并没有什么人民、百姓之类的概念。

于他而言,

国家及其子民,便犹如他私人花园中的花草与鸟兽一般,

其生死荣枯,

仅为他的欢愉而存在。

他对打天下的艰辛一无所知,对人民的重要性也毫无知觉,他可能压根儿就没接触过这些。

好比你同一个只有几岁的富二代说赚钱不容易一样,

他根本就无法理解,

他只会觉得天下人都应该惯着他,宠着他,给他钱花,仅此而已。”

“罪行之一:乱杀无辜,亲手摧毁秦国根基”

“胡亥继位后,

赵高因助其登上帝位而备受重用,

他被封为郎中令,至此掌握了朝政大权。

相比之下,

丞相李斯在沙丘政变中有被迫合作的嫌疑,

所以他虽仍居丞相之位,却日渐失宠。

到了最后,他甚至连见上胡亥一面都极为困难。”

“胡亥曾对赵高表示担忧,说:‘大臣不服,官吏尚强,及诸公子必与我争,为之柰何?’

为了稳固自身的统治,

于是在赵高的建议下,胡亥开始对朝廷重臣和诸公子们,展开了一场血腥的清洗。”

“为了防止诸公子与自己争位,胡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假传遗诏赐死了扶苏。

然后,他又残忍的清除了全部有资格与自己争夺皇位的宗族。

在咸阳的商业区,他处死了十二个兄弟;

在杜邮,又碾死了六个兄弟和十个姐妹;

他还迫使将闾等三人引剑自刎。

公子高眼见兄弟姐妹们相继遇害,自知难逃一死,

为了保护家人,

他只好主动求死,上书说愿意为始皇帝殉葬。”

朱由检啧啧两声,惊叹道:“狠……这兄弟实在是太狠了!”

“这他娘的不比朕做的更绝?”看着胡亥的“丰功伟绩”,

杀了自己五个兄弟的隋炀帝杨广,

突然感觉自己还是挺仁慈了的。

毕竟,死的那几个兄弟里,还有杨秀、杨谅这种造反的人。

李世民将胡亥的作为,拿来跟玄武门事件一比,心里顿时也宽慰了许多。

视频继续播放,

“在大臣中,蒙恬、蒙毅兄弟因对胡亥和赵高的威胁,首当其冲。

其实早在赐死扶苏之时,

胡亥和赵高就要求蒙恬一同自尽。

但蒙恬因拒绝而被关押,蒙毅随后也被囚禁在代郡。

为了彻底清除威胁,胡亥先后派使者逼迫两人自尽。

此后,在赵高的唆使下,

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也未能幸免,被迫自尽。

其他大臣和地方官员也多有惨死。”

“秦二世登基后,赵高和李斯的权势也达到了巅峰。

然而‘一山难容二虎’,

赵高精心谋划,挑拨秦二世和李斯之间的关系。”

“李斯是秦朝丞相,他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在他任职的多年时间里,

相继推出了多项治国理念和法规制度,比如:郡县制、统一度量衡、文字等,被后世沿用长达数千年。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深得秦始皇信赖的杰出人物,最终却落得个悲惨无比的下场。

而导致这一切的幕后黑手,

便是华夏历史上臭名昭着的“奸臣”赵高。

赵高的阴谋诡计,不仅断送了李斯的政治生涯,更断送了秦朝的未来。”

“在赵高的引导下,秦二世开始沉迷酒色,荒废朝政。

后来,赵高便找到了李斯,说道:

‘今外有贼人窥视王位,而陛下仍不为所动。

臣身份卑微,言微劝不动,丞相若出面进谏,陛下或可听从。’

意思就是他赵高说的秦二世不听,只有丞相您的话,陛下才听得进去。”

“不得不说,赵高确实是一个把握人心的高手。

就连李斯这样的人物,都被他仅用几句话,就吹捧得晕头转向起来。

果然,李斯很快就进宫,

在秦二世面前,上演了一出又一出‘忠言逆耳’的戏码。

他三番两次坏了秦二世的兴致,让秦二世大为恼火,

觉得这老顽固,肯定是故意来捣乱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