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边杜尚清几个到家,那边车马行的马车也赶到了。

几个人抓紧时间吃饭,按照订单小兄弟几个把月饼装好车。

还是杜老三与杜二壮叔侄俩去县城送货,骡车把三岔镇的订单月饼也放好了,三牛与杜老五一路。

剩下来的家人开始加班加点烤制月饼,连杜老头也过来帮忙。

第二天就基本上进了正轨,由于这个月饼做法新奇,而且保存时间长,不容易变形,口味又好。

好多人向聚香坊下了节礼订单,木盒也做出来了,很是精美,有两斤,有四斤,有六斤的不同规格精品礼盒可以选择。

富人圈也有人选了木礼盒准备作为节礼,馈赠亲朋好友。

被薛娘子看到商机,这月饼可是独一份,把蛋黄月饼与椒盐月饼装入木礼盒中,趁机把木礼盒价格翻了上去。

一盒两斤装的木礼盒要价一两银子。并与杜尚清约好,三岔镇,还有县城礼盒价格只能高不能低。

聚味斋又向杜尚清定了20盒木礼盒。(2斤装)

醉仙楼东家则是大手笔下单,100盒竹匣礼盒,100盒木礼盒(2斤装),50盒木礼盒(4斤装),50盒木礼盒(6斤装)。

杜尚清咂舌,杨掌柜看他样子笑笑“我们东家店铺在武川州众多,那些木礼盒是送各地官员的。后面估计还要订一批,东家在府城的亲朋好友,还有京城的几家同族这些估计还要不少。”

杜尚清拱手道谢,没有什么想到这醉仙楼真的是大胆呀!

就今天这一单小500两银子进账,果然还是有钱人的生意好做啊!

那边德善堂也又要了30盒木礼盒(2斤)

杜尚清万幸薛娘子介绍的木盒子作坊,不然今年靠自己家,什么礼盒单也接不下。

村里经过村长与老族长协调,找了六个老实,干活勤快的帮自己家秋收。

一天本来45文一天的工钱,被杜老头压成了40文,这还有好多人抢着想来干。

正好,月饼生意兴隆,靠杜家人那是真的生产不出那么多月饼了。

杜尚清果断决定招工,他与老族长说了想法,村里有十几户军烈户,自己想先照顾一下他们,让他们抽人来帮自己做月饼。

每人每天30文,那十几家军烈户都很感激,正好秋收也差不多要结束了,每家抽一个人去做工也不耽误农活。

杜老头与杜老太两个天天轮流在地里盯着,今年不用自己干活,杜老头很是不习惯,恨不得握着镰刀一晚上都给割了。

被杜老太狠狠地骂了一会,贱皮子,没有地主老财的命,老胳膊老腿还有割麦子,下去别是给人家添乱的。

一通臭骂,杜老头也老实了,不再嚷着要下地了。

县城月饼订单到了第三天就超过了镇里,果然县城的市场大,现在每天都要1000斤月饼,还要400竹匣月饼,木礼盒三个规格各100。

三岔镇月饼也有了起色,茶馆每天订单下到200斤。糕点铺子每天要400斤,还要200盒竹匣月饼,各种规格木礼盒各100盒

顾大娘家已经供应不了那么多竹匣了,杜老头便让大堂侄一家也一起编竹匣。

这边杜家人几个兄弟都忙着配送货,家里只有杜尚清偶尔坐镇,实在忙不过来,县城那边自己雇车拉了几趟,连镇上薛娘子也自己过来拉了几趟。

现在杜家只能保证三岔镇的配送,实在是没有人了。

刚把三岔镇的1000斤月饼装好,发车。就见一驾马车相交驰来。

赶车的是一个伙计打扮,年龄不大,停下车,车厢里出来一个青年人,这人他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散发着猥琐而又贪婪的气息。

这时四柱正准备回去继续装月饼,见来了一驾马车,以为是县城来拉月饼的,便迎了上去“你们早上不是拉走一批了吗?怎么这会又来了,是不是县里买的好啊?哎呀,现在月饼可没有做好呢?要等到下午估计才能够数。”

那青年人听了,哼了一声“让你家大人出来,我是镇里来的,要与你家大人谈买卖”

四柱挠头“我家大人不在家,早上一起去了县城,你要谈什么买卖啊?”

青年有点不耐烦了“去,去,把你们家管事的叫出来,不是你家大人,是你家做主的。”

杜四柱瞥了一眼,“那你等一下,我二伯在里面做月饼 ,我告诉他一声。”

说完也不理他,嘱咐让蓉儿把好门,不要让他们进来。自己跑去后院叫杜尚清。

杜尚清听是镇上来的,还驾着马车,还是一个年轻人,也挺纳闷,会是谁呢?

好像听说醉仙楼东家是一个年轻人。不过前两天不是又订了一批节礼吗?难不成还要来一个第三波订单,这可是大客户啊!必须亲自迎接。

忙洗了手,快步往门口迎去。嘴里还叨叨“哎呀,稀客稀客,,,,,”

见面一看,我靠,误会了,这是桂香居的那个青年。

便也不说稀客了,冷冷的问“原来是桂香居的啊!找我有什么事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