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 > 第172章 什么是最大利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去长坂坡!”

刘备深吸一口气。

诸葛亮深深地看了刘备一眼。

人言主公是“长腿将军”,最擅逃跑。

希望主公这次也能化险为夷……

一路上,三万江夏军风驰电掣。

刘备下了死命令:天黑之前,必须抵达长坂坡,违者斩!

那些被从江夏裹挟来的百姓,被丢弃在了新野城外。

轻装上阵的江夏军,行军速度明显快了许多。

急行军六个时辰后,已是人困马乏,已有三成士卒掉队了。

刘备无奈,只得下令歇息一个时辰,等等落后的士卒。

树荫下,刘备坐在大青石上,眉头紧锁。

诸葛亮递过一个水囊,欲言又止。

刘备苦笑道:“孔明有话,但说无妨。”

诸葛亮叹息道:“咱们此番裹挟数万江夏百姓离开故土,被司马徽等人亲眼目睹, 只怕… ` ` …”

只怕自此之后,刘备将名声尽毁。

仁义无双刘皇叔?

不择手段刘大耳?

毕竟食人魔王董卓、阉宦后人曹孟德、二袁兄弟,都不曾干出此等丧尽天良之事。

一传十,十传百。

何况有数万张口?

短短数日,消息就会传遍天下。

刘备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良久沉默不语。

“孔明,有何高见?”

诸葛亮略作沉吟,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主公可知,当初袁绍和袁术兄弟起事,为何会有那么多人主动前去投靠?”

刘备面露不虞,都特么这个时候了,你还打哑谜?

但他仍压下情绪,耐心答道:“因为二袁顶着四世三公的金字招牌,袁氏门生遍布 天下。”

诸葛亮习惯性地请摇羽扇,意识到不妥后,忙又收起。

“咳咳,主公只说对了一半。”

“或者说,只是一小部分。”

“四世三公的招牌,只能是锦上添花,非决定作用。”

“曹孟德乃阉宦之后, 一样迅速聚拢了大批人才。”

刘备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你不知道,曹操的背后站着徐然?

又那妖孽在,何愁大事不成?

诸葛亮意识到举错了例子,不敢再卖关子了,忙继续说道:

“不管是袁绍,还是曹操。”

“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追随。”

“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

“追随者清楚,跟着他们干能获得最大利益!”

“什么是最大利益?”

“袁绍或曹操称帝,他们就是开国功臣,可以裂土封侯!”

“而主公呢?”

“却是以匡扶大汉为己任。”

“人家的目标是当皇帝,主公的却是做汉臣。”

“二者可是有云泥之别啊!”

“主公都是汉臣了,何况那些追随者?”

“还能裂土封侯吗?”

“显然不能!”

“所以,要在二袁、曹操与主公之间做选择,他们会怎么选?”

诸葛亮的话,让刘备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虽然匡扶大汉只是一句口号,也是挂羊头卖狗肉。

但于一些头脑简单的武将而言,他们可想不到那么深。

在很多武夫看来,你刘备就是要当汉臣。

跟着大臣混,还是跟着皇帝混,这还用选吗?

一句点醒梦中人。

刘备自小家贫,靠织席贩履为生,只读过基本《论语》、 《孟子》,后又师从儒学 大家卢植。

便只知道仁者爱民,无往而不利。

明明是个腹黑之人,却偏要树立仁义道德的形象。

不得不说,诸葛亮巧舌如簧,几句话就一扫刘备萎靡消极的情绪,让他重拾枭雄之 气。

刘备起身,长剑驻地,遥望远方天际,慨然道:

“ 大丈夫行事当如烈火轰雷,岂可受困于些许小民的闲言碎语!”

“一时的输赢不足以论成败!”

“我刘备,他日必雪此仇!”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后世凡学过初中语文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我乃燕人张翼德也!”

“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张飞一声咆哮。

怂包将军夏侯杰,被吓得肝胆碎裂,跌马而死。

张飞以一人之力,独断长板桥,吓退数万曹军!

猛张飞,也是难得使用了一回计谋。

他命人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令骑兵在后方驰骋,扬起漫天尘土,营造一种兵力众多 的假象。

曹军疑有伏兵,不敢追击。

望着长板桥上的张飞,徐然眉头微皱。

罗贯中这厮骗人啊!

《三国演义》中说的是,张飞一人独挡长板桥,掩护刘备大军撤退。

这是后卫的角色几。

可现在张飞却是来打先锋的。

刚刚收到蔡瑁的快报,刘备刚从新野城离开。

“张翼德,别来无恙啊!”

战车之上,徐然嘴角挂着微笑,负手而立。

一身戎装的吕玲绮,俏立在他身侧,充当贴身护卫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