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尘途雕弓落 > 第159章 绝胜湖边九里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至于百姓终于在午后熬完了所有的热情与精力,若非是承公安排福昌县为百姓们准备了免费且充足的饭食饮水,只怕大伙儿都自己散去了,而有了白得的饭食,于是拖家带口的人更多了,便是没来参与闹事的,此时也涌进来白吃白喝。只看这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用餐,还有人打来散酒,就这么摆开酒席,真以为是什么不得了的节日呢!

便有那好吃懒做的还意犹未尽,议论着早知道如此好处,还不隔三岔五就来这么一出,岂不美哉?当时便有游荡其中的闲汉将这类男女揪出来教训,临了却还给这些人塞了三五个铜钱,那意思是想要好处边听我们的安排便是。

而这些闲汉看似懒散,其实一层层架构分工十分明确,最上面的几个当家的此时都簇拥一人在屋檐下饮酒,虽然这人打扮的也是苦力模样,但是器宇轩昂,身姿挺拔,若是仔细看他样貌,如何不认得便是元三儿,此时他却操起了老本行,严密管控着百姓们闹事的程度,所谓火大了抽柴,火小了添柴,就是如此。

看着自己的弟兄回来通报上边已经谈妥了,元三儿便吩咐众人按着计划指引百姓散去,至于赏钱都在他身边几头驴子胯驮的竹篓中,元三儿也不耽搁领着自己的亲信悄无声息的往外城而去,自从兄长重伤休养后,他便收了性子,晏然活成了元二儿一般。

晡时,申初,敬洎父子与女婿三人也行动了,如今人群已经散去,地面一片狼藉,饶是夜壶局所有杂役在此也收拾不完,但是每个人却洋溢着喜悦,谁能想到承公如此大方,又是一大笔津贴发了下来,一日里赚足了三日的挑费。

而绮里远山从敬洎口中得知了一切的根本缘故后,实在是哑口无言,他能说什么,因为这其实真的不是什么谣言,只能说是出自少年国主的奇思妙想,这位国主自幼所受的教育不同于前几代帝王都是草原上的规矩,而是系统的学习了大肇大綦大晟三朝的儒学与道学,因此这位国主堪称是东丹有史以来第一位文武双全的帝王,而他也急于证实这一点。

而他之所以打算认宗丹朱,也是有着自己的盘算,或者说也打着一石三鸟的主意,其一便是试探皇亲国戚与各部大人中有多少人与他志同道合,或者唯他马首是瞻的;其二便是进一步拉拢山北六郡南人的人心;其三便是为南下讨伐大肇找到些合法的依据,无论如何也能搪塞来自大綦与大晟的问责与干涉。

如今三鸟中这第一只鸟只能说国主过于想当然了,除了他的母亲以及自己的亲随与宫奴们,几乎所有人都在冷嘲热讽这位天子的胡思乱想,但是六郡南人则暴发出了强烈的热情,对于他们投靠中夏分支总比投靠蛮族更能自我安慰,也让他们能抬起头来做人,而第三只鸟却获得了宁静王的大力支持,这位通晓时局的王叔颇为欣赏国主这种能屈能伸的个性,而他本人也是让所有人捉摸不透,这叔侄二人虽然经常处在对立之中,却才是最为相似的两个人。

而到了绮里远山所面临的现实上便是一个十足的麻烦,他既不能肯定这件事,也不能否定这件事,唯一的态度就是在敬洎平和却带有埋怨的语气中,再次向这位老好人道歉,而自己也答应即刻派遣快马回去请示,无论如何都会在使团返回东丹前给与大肇一个肯定的说法。

而他也着实佩服大肇的官员都是最为勤恳的商人,比如这位老朋友的女婿就建议如果东丹真有如此想法,那就建议绮里远山早做打算,毕竟他是往来此地的使臣,若是这件事在他手里实现也是好大的功绩更是难得赚取暴利的机会,即便他这么个享受荣华富贵的世代贵戚也被此人说的动了心,因此在上奏国主的奏报中他也多写了一句话,可兴浩大工程靡费大肇财货,更离散其民心,而我朝只需先行支付定金便可启动此事,日后便以牛马货物抵消,即便十年乃是三五十年,我朝所费无几,而大肇则困弊于此。

可惜了这位正使,他是拿东丹的财富来衡量大肇的财力,只怕东丹所有人都无法理解,自己所谓的巨大财富在大肇人眼里是多么的可笑。

日入,酉时暑气正盛,但是丹阳城似乎熬尽了一天的热情,整个城市都透露出疲懒之态,但是却有一个地方从沉睡中缓缓醒来,睡眼惺忪间已经开门揖客了,这便是鼎明楼,才经历过缥云峰的磨难,却又焕发更胜往昔的繁华,毕竟是与承公、营丘郎君这些大人物曾经同甘苦、共患难的,这些日子里,一桩桩天大的好事都降临在他身上。

不只是缥云峰遇难者得到了官府的抚恤与安置,除了银钱之外竟然还让他们脱了贱籍,子孙后代都是安排进学可以参加科举的,便是没有子嗣的也允许过继一宗亲来享受待遇。

那些受了伤的,若是致残则由官府挑头,智金宝等许多大户出资扶助,按月都有钱粮,三节两寿还有补贴,子弟们都能读书写字将来在衙门当差,而那些轻伤的也是全额医药费,都被元三儿收入麾下,按月与其余闲汉兄弟一般分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