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证道红楼结婚就变强 > 第137章 神仙葛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是葛洪第二次隐居罗浮山,所谓“勾漏”,是山名,今属广西北流县,传为道家三十六小洞天之第二十二洞天。

葛洪选择此时退出,可能有两个原因。

首先,好友干宝(《搜神记》的作者)去世,此前干宝推荐葛洪任大着作郎。

其次,权臣王导与庾亮矛盾激化。王导深得东晋皇帝司马睿信任,民间甚至有“王与马,共天下”的传闻。王导是琅琊人,所用皆是琅琊人,庾亮也是琅琊人,没想到二人发生矛盾,让祖籍琅琊、亦归入琅琊帮的葛洪深感为难。

葛洪隐居后,“优游闲养,着述不辍”,可没多久,他就病逝了。《晋书》说他活到81岁,却又说葛洪去世前曾给邓岳写信。可晋康帝建元元年(343年),司马岳登基,为避讳,邓岳已改名邓岱,葛洪怎敢再称他为邓岳?且在这一年,邓不再任广州刺史,由他的弟弟邓逸接任,葛洪何必再给他写信?

可见,葛洪最多只活到343年,不过61岁,与《太平寰宇记》的记录吻合。

求仙“多为药所误”

葛洪去世较早,据推测,可能与误服丹药有关。

葛洪曾说:“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道教延命分三派,即服饵、房中术、导引术(近似气功),后两者操作难度大,前者较方便,故最为流行。

在古代,炼丹与改制往往并行,前者保证皇帝长寿,后者保证基业长青,二者密不可分,并非个人迷信那么简单。炼丹、改制都是天子独有的权力,只有天子才有权成仙,方士只是帮天子成仙的奴才。可汉代末年时,皇权日渐解体,普通人也有了追求永生的权力,士族丹鼎派因此崛起,追求长寿之外,也为了享受侵占皇权的快感。

丹药走红,还与疫病横行有关。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乃至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寒冷期,导致疫病不断,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利于健康,比如每年寒食节,需绝火一个月,导致“残损民命”。曹操曾下《明罚令》,称:“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可五胡十六国时,石勒又下令禁寒食,说明曹操的《明罚令》已失效,而石勒的禁令,很快又取消了。

《古诗十九首》中有这样的名句: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服用石药易中毒

除了丹药,葛洪还用五石散。

《史记》中记录了名医仓公的劝告:“中热不溲者,不可服五石。”意思是身体有内热,无法小便,千万不可用五石。此处五石应不是后来的五石散,而是石头制成的药。石药的优点是微量元素含量多,可增强人体抵抗力;缺点是剂量难控制,服用者易中毒。

历史学家余嘉锡称五石散“杀人之烈,较鸦片尤为过之”,据他估算,从魏正始年(240年—249年),到唐代天宝年(742年—756年),“五百年间以散发致死者,无虑数十百万人矣”。

五石散的配方各异,一般由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磺组成。钟乳石、白石英无毒;硫磺有毒,小剂量服用,一般无碍;赤石脂可能有毒,但要看产地。

单论成分,五石散的原料均无明显毒性。英国着名学者李约瑟认为,五石散中有礜石,含剧毒元素砷,但礜石入药需加醋“淬煅”7次,毒性大降,且它不是主料。

学者雷志华、高策提出,问题可能出在紫石英上,紫石英不是紫色的石英(石英无毒),陶弘景说:“今丸散家采择,惟太山最胜。”可见,它是萤石,氟含量高,毒性极强。

氟中毒后,人浑身疼痛,甚至不敢深呼吸、咳嗽。晋朝名医皇甫谧曾服五石散,因体内发热,冬天只能光着身子吃冰,夏天则浑身浮肿,放声哀叫。痛到极点时,皇甫谧多次想自杀,勉强被拦住。从症状看,确像氟中毒。

经药物调理,皇甫谧寿至68岁。葛洪号称“神仙”,为何才活了61岁?

连环画《葛洪》

葛洪身体一直不好

这其中有一个巨大的误会:葛洪被称为“神仙”,不是说他医术高,而因他发明了“人间神仙”学说。

在葛洪之前,人们认为只有羽化飞升后,才能成仙。葛洪则提出:“若夫仙人,以药物养生,以术数延命。”意思是,只要方法对,活人也能成仙,关键看神仙的定义。

葛洪写出《神仙传》,介绍了92位神仙,都是黄帝、彭祖、墨子、淮南王、董奉等凡人,很多人并未学道,但葛洪认为,只要为苍生做好事,自然就是神。葛洪提出,服食金丹能成仙,道德济世也能成仙,立志苦修同样能成仙,“不废民生之事”才是最好的修炼方法。不过,葛洪也在书中夹带了私货,把堂爷爷葛玄批准为神仙。

葛洪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人间神仙”学说将儒道有机结合起来,影响深远,所以后人将葛洪也算成仙人。

葛洪对医学发展贡献巨大,最早提出免疫法,最早记录天花(即虏疮)、疟疾、恙虫病等,并提出治疗方案,但他的身体一直不好。

李光富在《葛洪行实考略》中指出,葛洪先天瘦弱、后天多病,少年时便徒步出行为艰。葛洪自己写道:“禀性尫羸(音如汪雷,意为瘦弱),兼之多疾,贫无车马,不堪徒行。”此外,他“体钝性驽,寡所玩好……掷瓦手搏,不及儿童之群,未曾斗鸡鹜、走狗马。见人博戏,了不目眄,或强牵引观之,殊不入神,有若昼睡。”连棋盘上有几道,他都不知道。

先天不足,又不爱运动,还乱吃药,影响了葛洪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