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 第258章 徐犍子是王三的人(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8章 徐犍子是王三的人(下)

“大王放心,臣已经有了一个主意。”徐犍子赶紧作揖。

“哦?这么快有主意?说说看。”王三好奇,也不知道徐犍子会想出什么办法。

“大王,我们不如每个月,在不同的县,随机发放准许使用代金券直接采购的物资名额。比如,布匹、油、粟、粱等作物。

然后,再让每个进入供销社买卖的百姓,再通过持有代金券的方式,进行抽签。

抽签不见得要花出去,只要持有一定数额的券,就能参与。

然后名额可以私底下交易,我们只认抽签的票,不认人。

但限定每个人的一次采购额度。

这样以来就会有经商头脑不错的人,会想办法持有大规模代金券,可他们不能直接采购足额数量,就会分润给百姓,然后尝试囤积这些物资。

我们这些物资,都是各县过剩的物资,暂时也用不出去,他们囤积就由着他们来,还能节省我们的仓储费用和损耗。

而这些人想要源源不断的进货,肯定会想办法收拢更多的物资,我们就能在这段时间内,缓慢发行。

不用快,最多半年,百姓都知道代金券的作用,并且开始交易流通之后,我们就能大力发行。

只要代金券和储蓄金银等值数量,代金券就能稳了。”

王三满意看着徐犍子,不愧是当掌柜的,商业头脑就是好。

“是不错,但你太保守了。代金券的发行数量,按照等值的金银储备的数量五倍发行。”王三笑着说。

“五倍……”徐犍子震惊抬头,“这会不会……”

“放心,金银不够,我还有供销社兜底,供销社不够,还有税收,税收不成还有土地,要是土地还是不成,这不还有债券?工具箱里的东西多着呢!更遑论通常这些东西,不是线性拿出来用的,而是纺织成一张网的。

记住,一切金融的核心,始终是人。

只要人还在,一切皆有可能。

人要是死绝了,那要金融业没屁用。”

王三解释了一下,徐犍子细细咀嚼这番话,虽然还是有点不懂,但他还是告辞离开去准备了。

王三轻轻敲着桌案:“经济问题初步解决,接下来……庆阳府,我亲自走一趟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