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只需要招募八十名员工,但来应聘的人,足足有近千人。

这从侧面说明慕尼黑的萧条,战争虽然结束了,但造成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失业率高得可怕,赛博塔赫在面试环节,就累得不成人形。

他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来面试,淘汰了其中的大部分人,而且很多都是年轻人。

这不是一个复杂的工作,生产车间只需要按照配比制作产品,包装车间则只需要给产品套上包装纸,然后装箱。

首要考虑的是配方问题,至少在这三个月里,绝对不能出现竞争者搅局。

所以赛博塔赫拒绝了所有精明的,对化学品有一定了解的人。

受雇者都是那些对材料一窍不通,只会循规蹈矩做事的本分人。

与此同时,海因茨那边也取得了进展,他找来了上百位巴伐利亚自由兵团的官兵,赛博塔赫给他们分成了若干小组,让他们带上产品,去广场,公交站,商场外和居民区。

摆上小摊,然后进行推销。

工资并不低,而且有销售分成,这是一个好工作,至少对于现在的他们而言,是一个养家糊口的好生计。

一切都非常顺利,赛博塔赫的计划很成功,随着宣传攻势的推出,香皂以一股不可阻挡的趋势,席卷整个慕尼黑。

所有人都对这种新奇的玩意感兴趣,特别是那些女士,在试用过后,无不为之疯狂。

与此同时,海蒂化妆品公司的名号,也开始广为流传,合作者纷至沓来,甚至有人想要出资,购买股份。

但是秉承着契约精神,赛博塔赫并没有在融资方面搞小动作,他只做销售合作,并不准备融资,毕竟融资意味着股份稀释,这会影响他与鲍尔夫人的约定。

就这样,整整一个月,赛博塔赫便已经收回全部投资,甚至距离达成十万马克收益的约定,也很近了。

但就在这时,一件大事,却让整个慕尼黑,甚至是整个霍亨索伦,都陷入了愤怒和疯狂。

与波旁人的最终协议达成了,这份和平协议的补充条款也得以签署。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人们已经厌倦了战争,但是当细则见诸报端,整个霍亨索伦却都愤怒了。

按照协议规定,霍亨索伦将解散帝国军队,新的国防军将规模控制在十万人以下,并接受波旁王国和不列颠王国的监督。

而战争赔款,最后定格在一万五千亿马克。

这个原本笑话一样的事情,竟然真的变成了白纸黑字,写在了和平协议里。

这不仅仅是屈辱,更是成了套在每个霍亨索伦人脖子上的绞索,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成果,恭恭敬敬地送到波旁人面前,任其随意采摘。

最关键的,按照约定,霍亨索伦当局必须偿还这笔钱,而且是用国家的赋税,土地和矿产作为抵押物。

这是一场浩劫,波旁人准备就此掐住霍亨索伦人的咽喉,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和约并不平等,甚至可以说是一场洗劫。

所以双方的反应各不相同。

当和约签订,波旁国王路易十九宣布全国放假三天,以示庆祝。

而霍亨索伦这边,却是举国皆怒,所有人都在抨击这个“丧权辱国”的和约,甚至有人建议,将代表团全部绞死,并宣布和约无效。

但是一直以弱势形象示人的代理国家元首卡普里维,却难得硬气了一回。

他先是以武力,强行解散了帝国参谋部,同时发布命令,在全国范围内镇压以反对和约为由的暴乱。

最关键的,他迅速建立了一支国防军,以首都的中央军为班底,任命约翰内斯.冯.西克特将军为国防军统帅,进行重组。

这种强硬态度,让民怨更加沸腾,各地纷纷爆发了反对和约,反对卡普里维的游行。

地方政府和警察,无力应对这种混乱,于是卡普里维调动目前尚未解散的部队,开始在各地灭火,血腥的镇压让整个霍亨索伦,都陷入了混乱。

而慕尼黑的情况,更加糟糕。

在一周之内,数名工人领袖纷纷遭到暗杀,最关键的,行凶者是魔导士,这让工人们的怒火被点燃。

他们把嫌疑人列为贵族,毕竟当工人组织兴起,那些腐朽和骄纵的贵族,就一直在找他们的麻烦。

暗杀事件导致这种矛盾急剧升温,终于,在一个夜晚,慕尼黑的工人们抢劫了巴伐利亚自由军团的仓库,他们武装起来,准备占领市政厅,建立一个新政权。

而这导致赛博塔赫的生意不得不停止,毕竟现在大街上到处都在枪战,工人武装和警察在大街上互相射击,加上趁火打劫的地痞流氓和失业军人。

没人在这个时候还会考虑沐浴体验,生存已经成了第一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