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任务日志 – 太阳日241

我只想问一句,求这个星球别再对我和我的朋友们下毒手,是我这个愿望TM太过分了吗?啊?!

显然有这么一场尘暴,虽然现在还在星球的另一侧,但它的表现却像是专门冲着我来的。而根据我对这个该死星球的了解,大概率是要专程来登门拜访了。“致我的头号粉丝,马克·沃特尼,感谢你付出的一切,火星敬上。附注:甘霖娘。”

不过对火星气象预报的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难免会出错。这场尘暴还要至少再过六天才到,还有可能会调转方向离开;当然了,前提是我们的运气能及时好转。但与此同时NASA已经命令我们做好准备前往洞穴农场临时避风了,这意味着我们要把剩下的食物包以及少量干草与土豆的库存统统搬回农场,还要带上所有医疗用品与一些杂物。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彻底检查一遍居住舱周边地区,尤其是迎风面(东侧)需要做好防备。充气帐篷必须清空并放气。那堆废旧金属零件也需要掩埋起来,避免卷入强风变成四处飞舞的破片。要检查确保所有太阳能电池板与外部供电线缆都固定到位,不然这些电池板到时候就要变成大号风筝了。(至于为什么太阳日6的尘暴没出现这种情况,部分是因为电池板被固定桩钉在地上,但还有个原因是倾斜的电池板在当时是迎风的,因此尘暴并没有把它们吹向空中,反而产生了下压力把它们固定在地面上。)

不过最大的麻烦还是友谊号。我们必须尽快找来大量石块作为飞船压舱物,这样尘暴来袭时能够稳定保持搁浅状态。目前飞船是被起落架高高支离地面的,除了起落架与一根供电线路之外没有任何联系。尘暴有可能会像当时扯着MDV的紧急降落伞那样顶着机轮刹车把飞船吹跑,接着把它砸个稀巴烂。如果友谊号像之前MDV一样被吹翻了的话,我们就得买张去斯基亚帕雷利的公交车票了,因为自己的车绝对是没法开了。

工作量很大,如果我们还要继续每天花上几个小时前往洞穴看望蜓蜓的话需要好几天才能完成。所以NASA想让我们提前开始也是件好事。我们首先做的是检查,毕竟是头等大事。大多数时间我都在忙着打桩固定那些我去找探路者的时候从太阳能电池阵列偷走,后来也一直没真正放回去的电池板。如果只是日常使用的话固不固定都没多大影响,不过现在火星飓风二号都快找上门了,任何东西都必须结结实实钉在地上。

又回想起当年宇航员训练刚开始的那段日子,我在休斯顿首次目睹了当地的飓风应急响应工作。当地人奔向商店疯狂采购木板钉子胶带牛奶纯净水,还有罐装豆子肉肠之类的物资,那阵仗把我都看傻眼了。而那一次风暴转向了北方,到达路易斯安那时已是强弓之末以一场细雨草草收场;当时我对这种明显荒唐的应激反应自然是一笑置之。

紧接着下一年来的是飓风伯尼。二级飓风。眼墙风速每小时九十五英里,在玻利瓦尔半岛登陆。虽然到了内陆之后没过几个小时就消停了,但仍然具有足够能量以飓风级别的暴风骤雨席卷约翰逊航太中心以及周边地区。

NASA宣布紧急疏散,不过我有几个认识的人邀请我到一个远在预计风暴潮水位线之上的地方参加飓风派对。沃格尔对飓风颇感兴趣,而我则是对一种名叫飓风的鸡尾酒跃跃欲试,于是其他人都飞速撤离了,只有我们留守韦伯斯特。刚开始一阵子还没怎么上心,觉得挺好玩的,然后登陆前大约二十分钟的时候停电了,之后我们除了对话之外能听到的唯一声音就只剩呼啸的风声。

这风可了不得。咆哮的狂风将整间屋子包裹其中,威力撼动整栋建筑物——而风速却“只有”每小时七十英里。风暴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剥开房屋松脆的木质外壳,吸吮其内柔软易损,鲜嫩多汁的人类血肉之躯。

有几扇窗没被钉上木板,所以我可以一睹外面的景象。各种东西都卷在风里四处乱飞,还能看到大块的树木枝干与金属面板。比较神奇的是居然没下多少雨,东道主告诉我这并不是什么怪事。大多数时候,要等飓风速度减慢之后才会开始下大雨,这也是哈维尤其臭名昭着的原因之一——当时它登陆之后几乎是立刻就停滞下来了,而且还一直都不肯离开。他们接着又说,相比之下,这次的风暴只会带来大约八到十英寸的降水。

你没听错。“只有”八到十英寸的降水。

接着其他客人们聊起了飓风艾克——就是那个导致人们提出建设“艾克大坝”计划的风暴,大坝本体在拖了这么多年之后终于总算是要开工了。有几位老同志还能记得活像是个迷你哈维的热带风暴阿利森。在场的还有一位老奶奶给我们讲了飓风艾丽西娅的故事,当时休斯顿市中心的所有摩天大楼玻璃窗都被势不可挡的狂风吹爆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