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缝尸手记 > 第19章 第三个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屋子里的煤油灯被夜风吹动,晃了几下,这种旧式的灯已经不多见,灯光把我和肥仔的影子拉得细长而扭曲。老太太打了个哈欠,睡意涌了上来,她接着说:“刘基自小就天资聪颖,在去青田石门求学途中曾遇到一位高僧,并得到高僧的点拨而习得玄学秘术。那高僧还将一块通透翠绿的灵玉交给刘基,说那灵玉可助其‘参透天地,预知生死’,但又说‘透露天机,必损阴阳,须慎用。’起初刘基并没有发现那块玉有什么特别之处,甚至和其它的玉石并无异样,不过后来他发现只要借助那块灵玉占卜,卜卦结果总是和现实分毫不差,准到仿佛亲身经历过一般,让人不敢相信。”

“参透天地,预知生死”、“透露天机,必损阴阳”,我将这十六个字反复含在嘴里念叨了几遍,文化程度不高的我,还是有所领悟当中的意思,我说:“这么说来如果要借助那块玉来预知生死,岂不是得用自己的性命作为代价。”

老太太嘴角往上一扬,像是在夸赞我“聪明”,肥仔皱着眉,应该是有一肚子疑问,果然,他托着下巴问道:“那块玉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我之前听到的版本是一块红色的血玉?”肥仔这一问也问出了我的心声,我就觉得老太太讲的那块玉哪里不太对,原来是在颜色上与我所知道的有所不同。我记得祖父告诉我刘基所持的是一块红润通透的血玉,可到了老太太的故事里却成了翠绿的,莫非是她搞错了?!

老太太也不着急解释,而是从椅子上起来,往煤油灯里添了点煤油,昏暗的灯光又被她调亮,她身后的黄泥墙壁也变得光鲜起来,那些隐隐裂开的缝隙变得清晰可见。我看着老太太瘦削的手臂上有几块暗黄的斑纹,蓦地联想到两个字“尸斑”,我的思维总是这么跳跃,莫名其妙的就会想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老太太重新坐回靠椅,用手揉着双眼,说道:“那高僧交给刘基的是一块翠绿的灵玉,但刘基每使用那块玉占卜一次,灵玉就泛出一点红晕,直到他帮助朱元璋平定天下一统江山之后,那块灵玉彻底地变成了血红的玉石。随着大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开始诛杀功臣,以确保江山稳固,作为开国元勋的刘基即便归隐山林,却也未能幸免,况且朱元璋生性多疑,又听信奸臣胡惟庸之言,说刘基手持神秘血玉,可逆转乾坤、颠覆江山,留着他将来必为祸患,因而朱元璋在得知刘基染病时派胡惟庸携御医为其治病,说是治病,实则奉旨下药暗杀,朱元璋始终相信民间所传的‘得血玉者得天下’,十分忌惮刘基手中的那块灵玉,于是命胡惟庸偷偷带回那块血玉,但这事儿毕竟不太光彩,所以他们也不敢太张扬。然而胡惟庸并没有得偿所愿,因刘基吃了御医所开之药,病入膏肓,言语含糊,而其它人又根本不知道那块玉藏在了哪里,所以他只能无功而返。刘基临终前,脑子突然清醒了,便把家人都叫到床前,将一卷天书交给他们,简单交代完后事便与世长辞了。”

“那他有没有告诉家人那块玉藏哪里了?”肥仔关切地问道。在乱葬岗的时候他就一直惦记着那块血玉,如今还是一个德性,手里的卷轴还没出手呢,又打起了那块血玉的主意,他这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典型写照。

老太太摇了摇头,她这一摇头让肥仔刚燃起的热情又凉了下去。她说:“他的遗言都是些劝诫后人修身养德、宽厚待人的话,半个字都没有提到那块血玉。不过……”老太太顿了顿,停了半晌,我们以为她说着说着就睡着了,可她的眼睛是睁得大大的,应该没睡着。我和肥仔就耐心地等了片刻,老太太终于又开口了,“他交给家人的那卷天书,可能藏着玄机。”

我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家人,而是大费周章的把它弄到一卷天书里,难道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才华?还是故意等有缘人来揭破天书中藏着的秘密?老太太说他之所以不提那块神秘的血玉,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后人不遭受迫害,他知道,只要那块玉在世间消失,那么朱元璋也就不会再害怕它改天换地的传言,更不会为难他们刘氏一族。老太太说了这么多,最关键的问题似乎还是没有说到,甚至有点跑题了,我们一开始最关心的是这片密林为什么在大雾天气会出现岔路,而她却不停地说着刘基的那块血玉,这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啊。

“那玉……”肥仔还想问有关血玉的事,我决定拨乱反正,尽快进入正题,毕竟我也有些困倦了,早听完早睡觉,于是就打断他的问话,说道:“你说的这些和岔路有什么关系?”

老太太淡淡一笑,笑容里夹杂着诡异的叹息,她闭上了眼,“我说过刘基有三十六疑冢,而这林子里可能也有一座,他生前精通易经八卦,死后其家人遵循他的遗嘱依据阴阳五行之道为他建造墓冢,并布下迷阵,以防被人发现。当你们走上岔路时,就已经入了那迷阵,幸运的能安然脱身;不幸的只怕是要困在迷阵,死无全尸喽。”老太太把最后一个“喽”字的尾音拉得长长的,然后看着我们,“你们没死在里面,算是万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