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 > 第321章 费尽心机宣树道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混康从此就在京城住了下来,基本不到外地去。因为这里有他最好的条件,最强的后盾。在新的道观没有建成之前,根据徽宗的旨意,刘混康临时就在太清宫传道。而徽宗呢,也已经成了这里的常客,相应的刘混康也成了徽宗的常客。

按照杨光华的要求,梁师成在后宫最安静的东南角上,腾出了一个三间的殿堂,作为徽宗修道的“静室”。中堂供奉着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因为这三清是道教最高的神,而徽宗又是皇上,所以他只供这三清,其他的,像什么三观大地呀,文昌帝君呀等,就不供了。左边的偏房,是徽宗诵经修道的房间;右边的偏房呢,则是徽宗炼丹的地方。刘混康每隔三天来一次,每次来,都是先给徽宗传道讲经,然后跟徽宗一起交流修道心得。徽宗已经把刘混康当成了他心中的神,也当成了他最知己最投缘最默契的好友。有的时候,白天讲经和交流心得不过瘾,还要一直到晚上。

有一天晚上,两人就凡人修仙话题讨论了半个时辰,刘混康突然说,“请圣上稍事休息。今天是贫道给玉帝送奏章的日子。因贫道是受太上老君指派,在汴梁一带布道传经的,需要定期向玉帝上奏章汇报。”

徽宗就觉得惊奇,刘混康竟然能直接跟天帝沟通。自己是天子,都没有这样的资格,可见,刘混康比自己的品阶还要高。

只见刘混康点燃了一份写满了字符的黄裱纸,烧完之后,刘混康久久伫立,默然无语。

徽宗耐不住好奇心的驱使,就问,“你经常向玉帝送奏章吗?”

刘混康回道:“那是。凡有大事,都要向玉帝禀报的。”

徽宗又问:“何为大事?什么样的事才可称之大事,才值得向玉帝上奏章?”

刘混康就说:“今天就有大事发生了,所以要给玉帝上奏章。圣上您不但成了道家信徒,今天还开始了炼丹。因为您是皇上,这事自然就是大事。圣上您可知道玉帝是哪个教派的吗?”

徽宗想,这事自己怎么能知道啊?听都没听说过。可他是无所不能的皇上,怎能说自己不知道呢?于是就说,“朕知道,但还是想听道长亲口说说。道长说的才是权威嘛。”

刘混康就说,“玉皇大帝就是道教的啊。虽说玉帝管着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什么佛教、儒教都管着,可他信的是道教。”

徽宗拍着大腿说,“啊呀,怪不得,怪不得,看来朕信道教就信对了呢!”

刘混康说,“那是自然,贫道每年都要有几次向天地敬送奏章。”

徽宗更加惊奇,又问:“每一次都要这么长时间吗?”

刘混康答说:“不,这一次最长。这不正值天门上放春榜嘛,我在那里多看了一会儿。其实玉帝给我的回复已经到了,我只顾看放的春榜了,耽误时间了。”

刘混康说的春榜,就是人世间朝廷每三年一次的殿试结果。

“那,玉帝既然发了春榜,应该在人间有所应验的吧?”徽宗十分好奇地问道。

刘混康满脸神秘感地说:“那是,人间一定会应验的。”

徽宗又问他,“既然能够应验,那本朝明年正好殿试,不知道中榜的前三甲可都是谁呀?”

刘混康就说,“哎哟哟哟,天机不可泄露啊。贫道只能把它写在纸上,密封保存,到明年殿试结束再去验证吧。”

第二年殿试结束后,就专门拿出了保存的刘混康所写纸条,一看,上面只写了四个字,“二草二木”。再一看殿试中榜者,前两名一个是蔡葵,一个是柯杭,刚好应验了“二草二木”这四个字。至此,徽宗彻底迷上了刘混康,对他的神奇法力深信不疑。

为此,徽宗就想,既然道教这么神圣,这么厉害,那本朝一定要做点事情,来彰显对道教的重视,并且要将道教确立为国教。

其实在大宋历史上,尊崇道教,是从太宗赵光义开始的,真正兴盛是真宗时期。在了解了这段历史之后,徽宗就想,作为刘混康所说的一代英主、圣主,自己必须要做出比前朝更大的事,要超过真宗。徽宗有个观点,不管啥事儿,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大最好最高最强的, 杨光华把这归纳为“四最”理念。

为此,徽宗亲自做了批示,下了诏令:在大宋全国,道士的地位要在僧人之上,而道姑的地位也要在尼姑之上。徽宗还专门于大观二年下诏,颁布了《金箓灵宝道场仪范》,供全天下道士们学习,也供凡人修道学用。

徽宗要把道教在全国推广,立为第一宗教,并且要立为国人的指导思想、学习内容。为了让朝野官吏百姓都相信道教的神奇,徽宗就编了一个神奇的故事。

崇宁四年秋天,徽宗得了一场感冒,烧得晕晕乎乎。那天夜里,徽宗喝下退烧汤药后,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半睡半醒中,朦朦胧胧听人说,被宣诏觐见,似乎是在潘邸做王爷时,被哲宗召见的情景。等到了目的地一看,却原来是一座道观,有两名道士做傧相,把徽宗搀扶到一个圆坛上,圆坛正前方,盘腿坐着的是鹤发童颜、双目灼灼的太上老君,只听太上老君向他宣谕说:“汝以宿命,当兴吾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