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庶子天生异相 > 第296章 夫天下一统之政权,莫不在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6章 夫天下一统之政权,莫不在北!

宁王朱权的提议是真的!

东蒙古鞑靼部落真的派人来京师议和了!

这一条消息如同旋风一般,席卷整个朝廷。

不出一天,就连应天府中四品官家中的奴仆都知道这个消息。

原来白天被朝廷人员接走的蒙古一队,是来议和的啊!

时刻关心政治的应天府民众,又开始新的谈论。

什么?!

不同意!

即使朝廷都同意,还有宁王朱权不同意?!

你知不知道最新消息啊,议和的一个赞成人就是宁王殿下。

什么?你不相信。

来,俺好好给你说说,宁王议和是有五项条款的。

短短两日时间,宁王五条款也被全京城人们熟知,然后他们就全都放下了心,静静的等待朝廷议和成功的好消息。

正在忙着清算战争之后余款的太子朱标,闻听蒙古使者到来,是为议和之时。

一脸懵逼。

怎么自从老十七去了大宁以来,蒙古人这么老实,挨揍挨的那么痛快。

把蒙古十几个部落都洗劫一空。

更是捕获他们那么多成年劳力,听说用来开矿劳役什么的。

怎么蒙古人不嫉恨就算了,怎么还听老十七话的过来议和呢。

他是真的有些想不通了。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反应的速度。

他立马下令鸿胪寺卿鲁斌负责接待安排,先探听一下他们的口风。

而翌日早朝,他就将这件事拿出来讨论一番。

大明的早朝数十年如一日,还是闻鸡而起,天刚刚亮起的时候,众臣都要在大殿中站立恭候陛下大驾。

太子和臣子们时常是一起的。

也是早早的站立在大殿之中,等待着皇帝朱元璋。

随着九声鞭响。

“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万岁!”

三呼万岁中,朱元璋龙行虎步而来,坐在龙椅上之后,就开始闭目养神。

而太子殿下则代替,喊出那句:“早朝开始!众卿有事起奏!”

只是他本以为,今日的早朝只有蒙古人议和这一件大事。

可是在他话音落下的下一刻。

排在最末端的监察御史胡子祺就急吼吼的冲出来,用最大的声音说着:

“启禀陛下,太子!自古以来,长安据百二河山之险,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形胜所在,若汉定都关中,保有四百年基业,唐之定都关中,以通丝绸之路!

如今宁王殿下北据蒙古,北方边境以不足为虑,而关中经过多年发展,民生恢复。

此正是迁都定居之良时也!

望陛下早日定都关中!承续我大明江山百代!”

哦吼!

一上朝就是这么一个大梗!

除了少数几个人之外,满朝文武都是一片茫然。

最近不是宁王的事情在发酵吗?

今日不是主要讨论议和之事嘛。

他们还做好看看宁王议和五条款是不是真的能实行呢,心中无比期待。

怎么一上朝,就和原先的剧本差距这么大。

不少人借助着掩护,悄悄抬眼,眼望陛下。

发现陛下今日睁着眼睛,一脸精神的望着他们,分外精神。

和以往闭目养神的样子,形成鲜明差别。

而一向想要迁都的太子殿下则是一脸茫然,和他们一样,似乎并不清楚状况。

众臣摸不着头脑,迁都到底是陛下的意思还是太子的意思?

至于胡子祺,那就是一个打头阵的。

众人心思各异,却是没有一个人说话。

太子感受了一下身后的动静,开口:“胡大人的提议,孤知晓了,众臣有什么看法?”

他心中也不清楚,是不是手下人暗自揣测他的心思,私自上奏,还是父皇的意思。

他一直是有迁都的想法,最好迁往北边。

而父皇则是没有明确的态度。

只是言语,迁也可,不迁也可。

最是无法判断,他到底是赞同还是不赞同。

料想父皇授意迁都,恐怕不太可能。

大殿之中,无人出列,都不清楚状况,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发话。

只是沉默片刻之后,还是吕峰耐不住太子的话无人接,出列道:“启禀陛下,太子,当初定都应天府,也是权宜之计!微臣建议迁都。”

他是外戚出身,没有长篇大论,直接表明态度。

自他之后,刘三吾也耐不住下场:“夫天下一统之政权,莫不在北!自古入侵华夏之异族,莫不在北!是而,北地当为定都之地!”

他的话掷地有声。

不少人都微微侧目。

龙椅上的老朱挪了挪屁股。

这话说着在理。

他不想大动周折,只是纵观历史,定都南方的莫不是割据政权,哪有大一统的王朝定都南方,北方的铁骑跨过黄河,跨过长江之后,岂不是能直捣京师?!

而且北方的蒙古威胁已除,以后若是向北扩张,向西纵深,怕是一次次调动兵力都颇为麻烦。

京师在南方,遥控总不如临阵指挥来的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