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快了快了,我今天就去给老板打报告,在市里选地方……”

谢廖夫不敢再多待一口气干完咖啡就提起包出门,林娜从阳台往下看去,基地内的无人电动车已经等在下面,感应到谢廖夫出门后自动打开车门。

后者钻进车里,电动车没有迟疑立即启动,驶向远处的办公楼,林炬已经等在那里了。

等谢廖夫走进去,发现林炬和叶长思正在讨论着环月空间站的设计。

为什么阿美的“门户”都发射第一部分了新远还没动静?因为他们还在纠结中。

纠结的原因是环月空间站的设计问题,环月空间站的目的是为了配合登月以及月球开发,并不是简单的人员生活舱。

其中最关键的一环是作为能源补给站,但这并非一个功能的设计,而是一套月表-轨道无人燃料采集、运输的系统化任务,需要把每一个环节理清才行。

叶长思看到谢廖夫只是抬头打了个招呼,然后继续和林炬讨论了起来:

“最基础的设计参数是,假设我们按照空间站每个月能支持一次地月往返的燃料补给任务,不管是给h2使用还是xn90,都需要有至少20吨的燃料存储能力。

所以,月表要能够保证每个月送上来约20吨燃料,假如是火箭运送,那么还需要额外消耗10吨燃料,所以月表月表必须有每天产出1吨燃料的能力。”

林炬:“假设我们使用氢氧燃料,那么就是每天至少制取约1250立方米的氢,每小时制取50立方米。”

已经扫过桌子上笔迹的谢廖夫头也不抬地插嘴:

“每小时50立方米,也就是约4.7公斤氢,这样的设备至少得50吨重,耗电量300到400千瓦左右,这可不是小设备。”

叶长思:“从技术上来说,如果做成整体式新远三号一次就能运过去,可是,能够从开采到制取氢并且运输存储的一套系统,耗资就太大了,建设它们的费用可能超过50亿元。”

林炬:“但这个燃料站非常有用,尤其是前往火星和其他地方时,在月球获取饮用水和燃料补给比起地球容易太多,非常适合作为未来飞船出发的港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