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奇幻 > 幽灵武装 > 第一百一十三章 代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通过实战检验了护教军的战力,仇龙对古德思世界的宗教武装有了新的认识。

敌人的神只提供了全面的助益,不同于地球上那种虚无的自我催眠,狂热的信仰不光带给了敌人顽强的意志,赐福的神力也确确实实强壮了敌人的肉身。

有了精神和物质两方加持的敌人,其个体原本在“镰月”构装的手下坚持不过两个回合,变成能多抵抗至三四个回合,这就给小团体配合腾出了空间,护教军成员之间相互援手的机会大大增多。

而且护教军在军事上的专业度不输于职业军人,他们的行动战术衔接得很严密,对时机的把握也较有分寸。

仇龙拿先前遇到的卡玛、泰纳科特、帕伦这三位的组合,与护教军三人作比较,得出的结论就是,前者军事上的功能性多样,作用丰富,然而正面作战的坚韧程度上,大概还是接受了赐福仪式的护教军略胜一筹。

“镰月”构装可以再度提升动力输出,用充满巨力的一击瞬间解决掉一个护教军士官,但这个战术太过浪费,既消耗幽灵魔力,又消耗机械的耐用度,之前付出同样的代价屠戮混血精灵暴徒,能吞噬更多的生命力,可眼下入不敷出,仇龙还得为后续的战斗作打算。

只要发挥出魔像自带的代差优势就好了,仇龙一直认为除了动力和运动技巧,“镰月”构装在设计理念上,本来就存在着先进工具对原始肉体的装备代差。

寻常战士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肌肉,能发挥多少力量,先要看战士能调动起多少肌肉,在身体高度的协调性下一齐发力,其次再看与外部接触时的受力点,以及招式姿势、支撑结构等。

牛头怪架住“别离”大剑,他的腰、腹、背、臀等核心肌肉群外,还有下肢的大腿、小腿,上肢的手腕、手臂、肩膀,加上头颈、胸口的肌肉全部发力,通过武器、两支犄角三个着力点才堪堪暂停住仇龙的一次用力。

以上这些条件只要缺失某部分,牛头怪单看力气上的较量就会输给“镰月”构装。

简单说,动物肉身固然很有上升潜力,可力量分布上是细碎且零散的,越是在微渺之处,越考验力量整合的技巧,力量从整合到输出的时间越短,所谓的爆发力越强,这也是战士修炼武技的缘由之一。

可是,机械魔像在战斗做功时,便不需要这个复杂的过程。

只要驱动核心和传动系统保持完整连接,哪怕输出端只剩一根金属杆,“镰月”构装也能稳定的展现力量,他能随时将魔力转化成的动能,立刻传导到机械身躯的任一细枝末节上。

打造传动系统的工艺决定了动力的传递效率,仇龙现在完全使用的是齿轮传动,齿轮传动在人体体积那么大的小范围内,精度极高,效率能达到九成。

机械发力几乎是两点一线这么简单,而动物肉身是无数条线、无数个点,在不同的时间里汇集到一点。

故此,“镰月”构装的每一击,在敌人的感受里,就是一个怪物在用全身的力量,与自己局部的肌肉角力。

当然实际作战里,仇龙不会那么挥霍魔力,不同的剑术动作,他会自如的调整动能传输的大小,该省力的时候省力,该爆发的时候爆发,比如眼下。

“镰月”构装大剑直刺,牛头怪斧柄格挡,仿佛两人的第一次接战,双方的身体愈发贴近。

不同的是另两位护教军早已有了准备,如果仇龙想还原上次的战术,时间和空间上都来不及。

剑斧交错,滑动。

两个拿着武器的手掌都快触及到一起了,灰矮人趋前挥锤,真精灵的魔法即将成型。

忽然,“镰月”构装的大剑剑刃一百二十度倒折回去,剑锷朝前的握剑手势,换成了手腕上提,剑柄尾部的配重锤朝前,往牛头怪持斧两手中靠外的左手手背上一磕。

看似轻描淡写的触碰,在众人视觉里尚不如先前的肘击明显,

然而,方寸之地,倏忽之间,猛若雷霆!

牛头怪的左手手背霎时凹陷了下去,四指反向翘起,犹如手背变成了手心,掌骨粉碎,筋肉成泥。

骤然遭到了严重的创伤,牛头怪一时没回过神,左手无法握紧,双头斧失去了一支臂膀的支持,眼看无法再抵挡魔像了,仇龙却调转了目标,面对主动邀击的灰矮人。

幽灵思维的快速计算一心二用,提前预判到了敌人的反应。

真精灵魔法师的寒冰箭射出,“镰月”构装撇开大剑,转而双手抓住了灰矮人的方锤,好似要抢夺敌人的兵器,灰矮人自然不肯松手,以他的身高直接被仇龙扯离地面,拎在空中。

阵型后方的护教军战友张嘴提醒已经晚了,观察不到身后的灰矮人恰巧成了“镰月”构装挡住寒冰箭的肉盾。

挂在半空的灰矮人被法术撞得晃动了一下,寒冰箭没能洞穿他的厚钢板甲,不过冰冻的效果对血肉的破坏比金属大得多,寒意顺着盔甲蔓延到他的全身,即便神力在庇护他,他仍然需要数秒钟的从僵硬中恢复过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