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 第一百六十四章 赵郢:我终于不用当步兵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六十四章 赵郢:我终于不用当步兵了!

果然,他此言一出,就看到赵郢一脸笑意地冲他微微点了点头。赵郢是真的对这位刘大亭长有点刮目相看了。

这个在沛县蹉跎了多年的老油子,虽然兵法稀烂,但是嗅觉真的很敏锐,对人心人性的了解,入木三分。其实,兵法,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人心的算计。

这位后世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对这个真是驾轻就熟,原地满级。

见得到了赵郢的认可,刘大亭长顿时心中一喜。

果然,老子成功地引起了皇长孙殿下的关注!

这一波,血赚——

“韩将军,不妨给大家仔细说说……”

赵郢看出了刘大亭长想要在自己面前趁机表现的小心思,但并不反感,若是都给张良和赵高两个狗东西似的,藏着掖着,那才要出问题。

他笑着冲韩信点了点头。

如今的韩信,已经开始展露他那可怕的军事天赋,赵郢也有意开始树立他在众人心中的威信,毕竟,韩信到底还是太年轻,资历也太浅了。

韩信闻言,长身而起,按着腰间长剑,神态自若地走到地图之前,环顾众人。

“这些,兵法上都曾有过,只是你们都未曾察觉罢了……”

说到这里,韩信沉声道。

“孙子曾说,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所以,诱之以利,辱之使怒,乃此战之关键……”

听韩信说到这里,所有人顿时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就连李信和赵郢,都不由眉梢微挑。心中暗道一声厉害。

在场的诸位,谁不曾研读过孙子兵法?

但人家韩信,就愣是把这一部兵法给读出了花来。

兵法上说的是自己,说的是心态,人家就反过来直接当成了自己对敌的手段!

天赋这玩意儿,真是不讲道理的!

“深夜之中,我令人大张旗鼓,明火执仗,且末人摸不清我的底细,反而心存疑虑,不敢轻举妄动,故而一定会派人出城前来试探。且末人战马弓弩,皆不如我大秦,故而,我效仿小儿放风筝之术,以弓箭对敌,避免无谓之伤亡——”

“敌军受挫,退回城中,更加不知道我军深浅,又不敢再出城试探,故而,只能严阵以待,坐等天明,而我则让人阵前叫骂,时不时做出攻击的姿态,使其精神紧绷,不敢有丝毫懈怠……”

“等到天色放亮,且末人发现我军只不过有数千之众,必然会恼羞成怒,不堪其辱,怒而出城,欲与我决战。”

“以数千之人,敌数万之众,不敌而逃,岂不是正常?故而,且末人做出包围合击之势的时候,我当即下令突围,他们报仇心切,必然不肯罢休——但此时,火候不够,他们定然不会倾巢而出,于是我令你们丢盔弃甲,扔其旗帜,匈奴人地处荒僻之地,物资紧缺,各部族之间,常有利益之争,而我大秦装备,冠绝天下,他们怎么可能会不动心,故而见到好处,定然会群起而争夺……”

说到这里,韩信眼睛闪亮,浑身上下散发着自信的光彩。

“一旦有了利益争执,这些部族谁肯落在人后?匈奴人纪律涣散,那些被留在城中的部族,见被人争抢,没有任何的危险,自然不会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捞好处——”

韩信环顾众人,见所有人都露出钦佩叹服的神色,心中不由更加得意,思路都清晰顺畅了许多。

“且末人倾城而出,我提前安排的一千伏兵,趁机入城,占据四门,虚张旗帜,为了震慑城内和城外的敌人,这一千人不断在城头和城中绕行奔跑,造成城中有千军万马的假象,所以,斩杀了城中部分负隅顽抗之敌后,城中老弱不敢再有丝毫抵抗之心,任凭缴械,而城外之敌,也不知深浅,以为大势已去,只能弃城而逃……”

“韩将军,恐怖如斯,有大将军之姿——”

赵郢忍不住给他玩了个梗,可惜,这个时代,没有这个梗,反而让所有人都露出认同的神色。韩信虽然心中自得,但到底不傻。

冲着赵郢躬身施礼。

“主公谬赞了——”

听到韩信改了称呼,李信微微挑眉,不动声色地看了他一眼,不少人也不由若有所思。看书溂

“伱这一仗,打得干脆漂亮,不用谦虚,你接着给大家说说,让我们也都学习一下你的经验……”

赵郢笑呵呵地摆了摆手,示意韩信继续。

韩信这才转过身来,继续道。

“后续就简单多了,敌人不知道虚实,失去了大本营,军心大乱,只能狼狈而逃。孙子兵法,围三缺一,乃是告诉我们,不能把敌人赶上绝路,我曾听闻,草原上的狼群,围猎之时,喜欢尾随其后,并不发动攻击,其行为,暗含兵法,故而,我令部下效仿之……”

“尾随其后,不断蚕食,故而,且末人不至于走投无路回头与我拼命,但又会惶恐紧张,军心涣散,士气越来越低沉,至此,败局已定,等到主公率领人马赶至,他们知道再无还手之力,只能束手就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