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玄幻 > 蓝星仙缘传承系统 > 第93章 火药和隋国治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晨忙完双修后,回到仙师阁书房,好好回忆一番,想到的火药知识默写出来,整理整理。

熬制硝石不懂,关于硝石的信息点,初中化学知识还有些记忆。

硝石,化学成分硝酸钾,分子式KNO3,白色或灰色结晶状,有玻璃光泽,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按照硝石相关知识,熬制硝石,析出硝石结晶,最后形成白色粉末,纯度最高。

木炭同样有讲究,最终研磨出的木炭粉是黑色,红褐色和浅褐色都不合格。一般选用去表皮的白杨木,有腐蚀、虫蛀和发霉的木材都不合格,大约五寸到八寸长,先烘干或风干后,再焖烧。煤炭没有出现前,质量好的炼铁窑炉,使用的都是木炭,或者可以试试焦炭,看哪一种纯度更高。

硫磺很常见,中医有提炼的方法,初中化学知识中,呈黄色或淡黄色,燃烧有浅蓝色火焰,其它颜色的火焰,表明硫磺纯度不够。

对三种原料的质量,有了具体的描述,就能够对应去搜集,分别保存在通风干燥处,接下来就是如何制作火药。

硝石是氧化剂,作用相当于固态氧气,配比越高,燃烧越充分;木炭是还原剂,硫磺易燃物,同样是氧化剂。三者混合在一起,在密闭的空间,极快速燃烧,释放大量热能,生成大量高温气体,发生爆炸,膨胀过程中将能量迅速转变为机械功,初中化学基本的知识。

在考虑制作火药之前,让贾子笛搜集了关于火药的信息。

近古世界使用火药的时间很长,春秋时期就有出现,多用于助燃,炸药的形式从来没有出现过,民间常常用来制作烟花。

说起来还有一件趣事,火药确切来说,是炼丹师炼丹之余,顺带发明的;能助燃的火药,根本提不起炼丹师的兴趣,属于没有大用的废弃物。炼丹师信奉道家学说,但并不是道士,道教在近古世界兴起,不到两百年时间。

伏羲创造八卦,编写《易经》,和女娲一起,称做上古二祖。周文王依据八卦衍生出六十四卦,孔子为《易经》做了《易传》,开启了《易经》的解读,产生诸子百家,但二人和道教的兴起,并无多大关系。

老子着《老子》、《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演变,“道”为客观,即宇宙能量现象。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奇点大爆炸产生宇宙有类似之处,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最终“有”将归于“无”,循环反复。

庄子着《庄子》,如果说老子的思想是朴素辩证法观点,那么庄子的学说注重的是修心,讲究的是“意识”。“道德”二字,道为天道,顺从天道,摒弃人为;“人为”合起来就是“伪”,摒弃“伪”的杂质,从而于天地相通,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道”是宇宙能量现象,很容易理解,“德”又何尝不是宇宙能量现象,不过理解起来困难一些。道法自然,宇宙能量法则有自身规律,人们只能遵循规则,达到与规则相通,才能超然于物外,给意识找到广阔的天地。

老子和庄子,并称为道教二祖,解读《易经》,形成道家学说,才有现在道教的兴起。

在近古世界的神话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属于华夏的上古大神;西王母居于昆仑,是中原之外的神只,最后被汉化;两位大神合在一起,并称上古一尊。很有可能,盘古大神代表的是华夏族,西王母代表的是古羌族,古羌族不仅融入到汉族中,几乎每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融入当地部落,形成各种少数民族。

蓝星仙缘传承系统,上古大能中,一定有类似盘古和西王母的人物,或者说存在他们的原型。待将来修为高深之时,一定去四维光阴长河,仔仔细细验证一番。

硝石和硫磺,汉中西面的群山里就有,有道士常住深山,一心炼丹,求长生不老,哎!没有灵气无法修仙,管你千炼万炼,不过黄粱美梦一场!本王的仙缘传承系统,自带炼丹术,没有对应的药材,不也像鸡肋一般,安静地躺在那里。

离题太远,现在是考虑火药配比的时候,三种物质的分子式写在纸张上。硫S、硝KNO3、炭C,回到学生时代,考虑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CO2肯定有,还有硫化钾K2S和氮气N2。两边分子式对照,原子总数量需要相等,很快得出一硫S、二硝KNO3、三炭C的结论。

没有元素周期表,不能准确得知原子质量,幸好原子序号位于前面,都能背诵,可以估算。

硫S在16序号,估算32克;炭C在6序号,估算12克。

钾K在19序号,估算38克;氮N在7序号,估算14克;氧O在8序号,估算16克,3个氧原子48克;硝KNO3质量估算100克。

一硫32克,二硝200克,三炭36克,总质量268克。纸上手动计算一番,硝石占比74.63%,硫磺占比11.94%,木炭占比13.43%;配比应该很接近现代黑火药,关键是硫磺、硝石和木炭的纯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