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快穿:在年代世界悠闲生活 > 第280章 重生小姑的炮灰侄女(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0章 重生小姑的炮灰侄女(完)

接下来还要体检、政审。

傅彦的情况略复杂,但是并没有受到影响。因为负责政审盖章的是生产队,傅成一向开明公正,绝不可能在这些事情上给他使绊子。

恰恰相反,为了解决后患,傅成和傅家的族老商量了一下,名义上把傅彦过继到他名下。

这纯粹是为了傅彦考虑,过继给别人他也不放心,万一以后人心易变,那人去给傅彦添麻烦呢?

还是放在他和老吴名下最稳妥。

就这样,大家一路过关斩将,终于在春节到来之前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不光宝珠和傅彦考上了大学,立秋和立冬,以及他们的媳妇也都考上了。

不过,不像宝珠和傅彦往京城跑,别人选的都是本省的大学,就在省会,离家近,来回方便。

对于方立秋夫妻来说,选择省会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陶桃的老家就在那里。他们俩的长女方清一已经一岁了,可以带到省城去,陶爸陶妈虽然还在上班,但是他们工厂有职工托儿所,就是为了照顾双职工家庭而成立的,喝奶的小朋友都可以入托。

方立冬的儿子方定宇,才刚半岁,暂时留在家里,给方大伯和大伯母照顾几年。

本来陶桃说,可以把方定宇也带过去入托,但是方大伯和立冬都觉得不太合适。人家陶爸陶妈照顾清一,那是照顾自己的亲外孙女。把定宇带过去算怎么回事儿呢?

说白了,定宇和人家是一点关系也没有的。

情分不能这么消耗。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不能这么处。

方立冬和张淑梅对大嫂表示了感谢,同时也婉拒了这份好意。

宝珠和傅彦就省事多了,他俩没孩子呢。

而且,宝珠强烈要求方学礼和张文娟和他们一起进京。

“去看看首都嘛。我跟你们说,听说现在政策放开了一些,允许做点个体经营了。首都是风向标,要是有什么变化,肯定是那儿先兴起来。你们和我一起去嘛。”

宝珠抱着爸妈撒娇。

方学礼夫妻本来就舍不得她,又不放心她,被她这么一闹,很快就缴械投降了。

“去去去,跟你一起去。”

傅彦把工作卖了。

宝珠的工作让给了大舅家的表哥。他也是高中毕业,一直没找到工作。宝珠把他介绍给学校,通过了相应的考试,才能入职。

毕竟老师这个职位,跟其他的工作不一样,不能随便卖,省的误人子弟。

方学礼和张文娟把家里的粮食都装进瓮里封好。拜托方大伯照看一下房子,要是有需要,还得让方大伯给他们往京城邮寄粮食。

在他们两口子看来,只要能吃上饭,其他都不是事儿。

两大家子人一起过了一个热闹又略带伤感的年,热闹当然是因为添丁进口,因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伤感是因为,过完年大家就要各奔前程,以后就不能像现在这样天天见面了。

但总归日子是越过越好,越来越有盼头了,所以,喜悦还是今年春节的主旋律。

过完正月十五,年正式结束。宝珠一家告别上泗,奔赴京城。

在正式开学之前,她要给爸妈做好安排。要买个小院,要给他们找个打发时间的营生,不能让他们觉得无聊。

她想的很多,但是根本没用上。

方学礼和张文娟心思活泛,为人又机灵,傅彦更是一路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在京城转了几天,他们很快就找准了定位,开始忙碌起来。

在正式开学之前,傅彦甚至还跑了一趟南方,赚了一波快钱。

宝珠:“……”

她扑到傅彦怀里撒娇:“你们都忙起来了,我干什么呀?”

傅彦笑着拥抱她:“我们都是为你忙的,你好好享受就可以了。”

宝珠在他怀里抬起头,眼波流转,又娇又俏,好话不要钱一样的往外撒,勾的傅彦愿意把命给她。

很快,方学礼夫妻就从学校门口的流动小摊贩变成了小吃店老板,傅彦也不再满足于倒卖东西转手赚差价,转而开始考虑筹建工厂。

方学礼不但自己干,还把方大伯给叫了过来。让方大伯跟着他干了半年,习惯了之后才放他回去,还给了他一些本金。

之后,方大伯和大伯母带着方定宇去了省城,在那里开始创业,吃上了改革的第一波红利。

等到宝珠他们这批大学生毕业安排工作的时候,爹妈的生意都做的有声有色了,立秋和立冬的工作都很体面,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的月薪还不如爹妈做生意两天的利润,差点怀疑人生。

宝珠直接就躺平了。

她选择继续深造,最后留校当老师。

研一的时候,她还是休学了一年,把孩子生了。

一个男孩,名叫傅衡。

自从有了他,方学礼和张文娟的事业心就淡了。搞事业哪有带孩子香?

瞧瞧,跟咱们宝珠小时候长得多像!

再说了,他们现在有的已经不少了。努力拼搏这种事,就交给孩儿他爹去吧。他们老了,要好好享受人生了!

傅彦:“……”

看来还是要尽快把孩子培养出来,这样他也能跟着一起享受了。

傅衡哇哇大哭!

傅彦的事业做的很大,他有眼光,有魄力,既稳重,又锐意进取,这样的性格,想不成功都不可能。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不忘初心。拼事业的目的是为了让老婆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事业本身。所以,他从来不会因为忙碌而对家庭有任何懈怠。

他给老家捐了很多钱,助学助农修路,让上泗成为最早富起来的村子。

多年以后,当宝珠和傅彦回到上泗的时候,这里已经大变样了。

他们原来住的院子早就推倒了重建,还是按照宝珠的理想型修建的。

当初他俩成亲的时候,傅彦想翻盖屋子,被宝珠阻止。那时候傅彦问她:“你理想中的院子是什么样的?”

宝珠就画了一张图给他。

现在,这张图变成了现实。

“怎么样?喜欢吗?等傅衡长大了,公司的事情都交给他,咱们就回到这里来住好不好?”

傅彦牵着宝珠的手,轻声问她。

“好。”宝珠笑着回答。

泥瓮,以前农村装粮食就用它。这个和陶瓷大缸不一样,它不能装水,会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