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1627崛起南海 > 第2227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尽管海汉在辽东半岛东岸已经取得了完全的制海权,甚至三不五时还会派出小股军队登陆,对清军控制的地区实施袭击和掳掠,但要完全封锁住从海上进入清国控制区的通道,依然不太可能实现。

更何况要从日本方向进入清国统治区,也不见得一定要经由辽东半岛方向,完全可以从海上经朝鲜半岛东岸北上,在朝鲜北方国界附近登陆,穿过山区进入清国。虽然这条路线的行程海陆交替比较麻烦,但却不会受到海汉海军的干扰,安全性更有保证。

颜楚杰提醒道:“老陶,就算我们部署在北方的海军力量再多几倍,也不可能完全封锁从日本前往辽东地区的海上航线。况且以海军现有的能力,也不可能让整支舰队在海上长期巡逻。”

陶东来点点头道:“这道理我当然明白,如果我们不能阻止最坏的情况发生,那就得先做好应对这种情况的准备。”

“你是指清军未来会大量装备火器?”颜楚杰的表情也开始变得严肃起来。

“有些事情,即便是我们也很难阻止发生。”陶东来道:“其实之前在平户没有能够找到对方生产火枪的作坊,我就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我觉得十八芝那些人不会再在平户坐以待毙,一定会想法设法继续给我们制造麻烦。”

对海汉来说,目前最为棘手的敌人莫过于辽东的清军。由于海汉在辽东占领的地区距离海南本土太过遥远,在当地部署的军队规模几乎已经是补给所能支持的上限,而优势最大的海军在当地所能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所以也很难依靠金州地区有限的驻军来实现对辽东的攻略。

目前双方在金州地峡附近所形成的对峙局面,是通过几年下来多次交手之后形成的动态平衡,任中一方想要打破这个平衡,都必须要在实力上得到显着的提升才行。

假如兵力占优的清军在武器装备方面突然获得大批先进的制式武器,那么这种平衡就有可能会被打破,危及到金州地区的安稳局面。

当然了,在辽东附近还有芝罘岛基地和大同江基地两处地方,可以保证金州战有援军,撤有退路,短时间内还不用担心局面失控。

但如果从长期角度来看,只要清国得到了先进制式火器的制造技术,那么交战双方的实力对比必然会慢慢起变化,而金州驻军所将面临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对海汉来说绝非好事。

颜楚杰执掌海汉陆海两军,自然能想到这样的后果,当下叹了口气道:“你说得对,即便是我们,也有很多事情是做不到的……那如果辽东那边有了迹象,我们也只能设法往金州增兵,巩固防线。”

陶东来道:“我认为有些准备工作现在就可以着手了,比如把相关的信息通报给金州,对金州防线上的工事和掩体进行加强,从南方调派更多的炮兵部队部署到该地区……防患于未然,不用等到真出事了再来手忙脚乱。”

“你说的对,这些准备工作是得尽快部署下去了。”颜楚杰对此表示了赞同,但又接着提出了另一个问题:“要不要给大明敲敲警钟?”

陶东来思忖了片刻,才点点头道:“你安排时间,我们跟那位费策贤费大使碰个面,把大致情况给他透露一下。”

金州防线是目前海汉治下纬度最高的一处军事基地,但其意义可不仅仅只是象征着这个国家的北方边陲,更是维持地区军事平衡的一个重要砝码。海汉正是凭借这个小小的地方拖住了清国的相当一部分主力部队,使其无暇由陆路攻打西边的大明和东边的朝鲜。

若是让清军毫无顾忌地放开手脚行事,去年他们攻打朝鲜所将投入的兵力估计还能多好几万精锐,那样的话即便是海汉介入,要阻止清军南下也将会更为吃力。

而大明这边也好不到哪里去,清军年年叩关,大明所能做出的抵抗也依然只是依托于少量坚城要隘进行据守,而将大片开阔地域都留给了清军肆意劫掠。要不是清军顾及后路还有海汉军随时可能跳出来生事,恐怕也早就长驱直入,开始占领大明城池了。

出于盟友的立场,陶东来认为还是有必要给大明这边提个醒,让他们对今后可能会出现的战局走向提前有所准备。当然了,以大明朝廷那刚愎自用的作风,就算提醒了他们也未必听得进去,就算听进去了也未必能放得下面子,按照海汉的建议去采取措施。

费策贤最近这大半年还过得挺不错,虽然去年朝鲜世子的到来让他有一段时间感到很是不便,不过那位世子入学之后露面大为减少,费策贤在外交场合感到不便的时候也随之少多了。

而朝鲜人也挺知趣,所修建的使馆选择了指定区域内离大明使馆最远的地方。这样大家碰面的时候少了,也能尽量避免出现尴尬的局面。

费策贤日常的工作,便是看一看海汉官方通过报纸等渠道发布的各种消息,然后将其与民间的传闻进行印证,将大事件做好详细记录,加上自己的解读,每半月一次写成奏折送回朝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