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1627崛起南海 > 第1841章 改变命运的机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崔仁便是刘尚亲自提拔的管事之一,在进入大同江基地之前,他只是安州的一名穷书生,虽然受过基础教育能读书识字,但文化程度却又不足以考取功名,只能在乡间替人写写书信、契约之类的东西混饭吃。清军南下的时候,崔仁很早就觉得安州不安全了,便劝家人南下逃避战乱。

崔仁的先见之明是对的,当他与家人抵达平壤的时候,惊讶地发现这里的官府正在组织民众撤离平壤,而且是将整座城都搬空了,看样子是要提前放弃这处城池了。连平壤城都被朝廷放弃了,那安州自然也没了指望,崔仁一家只能庆幸及早离开了安州,要不然他们很可能就会成为被清军掳走的战利品。

为了能将清军吸引到大同江下游去展开决战,朝鲜官方听从海汉安排放弃了平壤城的防御,而这个时候在大同江畔有数万朝鲜难民等待安置。由于水上运力有限,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到南边的安全区去,其中有钱有势的人,自然可以有条件去争取乘船渡江到南岸躲避战乱的资格,而崔仁家没背景没家产,也就没法去参与这种残酷的竞争了。

按照官府的安排,崔仁一家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前往大同江上游,进入平壤东北方向的山区躲避战乱,二是去大同江下游的海汉控制区当民夫,换取一个得到庇护的资格。

前者必然会面临野外生活缺衣少食的窘境,还有可能会被之后南下的清军俘获,而后者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毕竟在那里驻扎的可是另一国的军队,到了那地方之后,可能就只有做牛做马的份了。

崔仁在这个时候再次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他果断带着一家老小沿大同江南下,花了两天时间抵达了海汉控制区,但他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一家五口人就他一个成年男子,却又是个瘦弱体质,一开始海汉这边并不打算收留他,不过后来崔仁自称能够识文断字,在经过检验之后便被破格收下了。

类似崔仁这样有一定文化基础,又没什么家世背景的难民并不是太多,难民营里有很多适合他的空缺职位。崔仁一家安顿好之后,他便被派去做了一名文书,专门负责登记难民资料。他在乡间的时候经常替人写契约文书之类的东西,所以上手也很快,经过简单的培训之后便开始工作了。

刘尚在审查难民登记资料的时候注意到了崔仁的存在,并将他找来进行了一番面谈,确定崔仁的身份背景之后,刘尚便决定要提拔他做权力更大的管事,而非仅仅只是一名操弄笔杆子的文书。

刘尚之所以如此赏识崔仁,是因为他认为对方是一个有人生目标的人,而非仅仅只是为了得到庇护或者一份糊口生计而已,如果给他更大的权力,那么或许就可以为海汉完成更多的任务。

虽然崔仁过去连个村长都没有当过,但在这方面却颇有些无师自通的意味,他的确没有让刘尚失望,在得到提拔之后,由崔仁管理的一个五百人规模的营区很快便成为了民夫营里秩序最好的一个区。

刘尚每天都会抽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去巡视营区,顺便处理一些积压的事务,今天在巡视到崔仁所辖的营区时,崔仁便主动称有事要向刘尚单独报告。

刘尚随崔仁进到一处帐篷里,崔仁便摸摸索索地从袖中取出一个油纸包,双手呈到刘尚面前道:“卑职昨日偶得一支人参,大人连日操劳,正好以此滋补一下身体。”

刘尚没有立刻去接,只是淡淡应道:“你这东西……不会是在这地方挖出来的吧?”

崔仁见刘尚问起这人参的来路,倒也不作隐瞒,老老实实便告知了他。原来他管理的营区里有一名猎户,眼见战事结束,接下来朝鲜民夫可能会被陆续遣散回原籍,这猎户却动了心思想要申请入籍海汉,崔仁听说之后便去找这猎户谈话,一来二去取得了猎户的信任,便交了这根人参给他,指望通过崔仁这个“官员”来获得申请入籍的机会。

崔仁拿了这人参倒也没有打算私吞,隔天便主动拿出来交到了刘尚这里。刘尚听了他这番说明之后,觉得其中没有什么漏洞,这才接过了他手里的油纸包,打开来便闻到一股植物香气,这人参大约有两指粗细,根须完整外表无伤,重量约莫有半斤上下,虽然不说是什么极品好货,但在这地方倒也算是稀罕物了。

“你倒是有心了。”刘尚点点头道:“不过你胆子倒是不小,居然敢私自答应替人申请入籍!”

崔仁听刘尚话中并无多少愠怒之意,当下连忙应道:“卑职不敢,只是觉得这等好东西流失在外无异暴殄天物,倒不如先将其拿下让大人享用。至于申请移民入籍之事,这自然是要等首长们拿主意了。”

类似这种欺上瞒下为自己谋利的操作,其实在基地内的民夫营和难民营里都是很常见的事,但只要不影响到日常的运作,刘尚倒也不会特地去纠察这种事情,毕竟有可能会出现当下这种情况,他自己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