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1627崛起南海 > 四百一十四章 入职考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目前能够看到停靠在海军基地外的战船有八艘上下,因为其中有两艘船型较大,所以武森也不能确认在那两艘船后面是否还有被挡住的其他船。以阮经贵前几天所介绍的情况,海汉人在安南沿岸、琼州岛南岸、大明广东海岸都有数处港口,其中大部分都有军队驻扎,那么海汉海军的驻地也肯定不止这胜利港一处,就算以安南、琼州岛、广东三个地方而论,海汉人至少就拥有三支作战船队,简单推算起码也有二十几条战船,或许还会更多一点,因为他在从三亚港转移到田独铁矿的途中也同样目睹了胜利港造船厂的规模,那么多的船台,就算每个月下水一到两艘战船,武森也不会觉得奇怪。

仅仅是以民团海军现有的规模,武森就知道安南大概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赶上这样的水平,因为安南国内不多的几处造船厂几乎全都集中在海贸较为发达的南越地区。而这些造船厂已经在海汉人的几次攻打当中毁坏殆尽,南越连水军带船匠几乎都被海汉掳掠一空,现在顶多还能造点打渔船,像海汉战船这样庞大的帆船是不用妄想了。海汉刻意拔除安南的造船业显然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今后安南要是想发展自己的水师,恐怕只能依靠海汉人的施舍了。

不过相比于河对岸的那些木制风帆战船,这里其实有别的东西更加吸引武森的注意力。五号码头旁边就是海运部集中停靠、封存的穿越时带来的大型船舶。如此之多的钢铁巨兽静静地卧在岸边,哪怕一动不动。视觉上的冲击力也是非常惊人的。自胜利港开埠以来,这里也成为了外来人员必定会踏足的“观光区”,但凡是来过胜利港的人,无一不对这里的“海汉大铁船”感到惊讶不已,而其中吨位和体积最大的“新世界号”滚装轮,更是以其庞大的船身成为了本地归化民心目中的海汉力量象征,接连两年的穿越周年庆,也都在“新世界号”的甲板上进行了各种庆祝和颁奖活动。

武森现在只是拿到临时移民的身份,根本就没有权限上到这些大船一探究竟。甚至连进入停靠区进行参观的资格都还不具备——普通民众想要在近距离参观这些钢铁巨兽,至少得先获得正式归化民的身份,然后在指定的公众开放日才能够进入停靠区满足好奇心。在加入海汉治下的归化民当中,甚至不乏有人是为了能够近距离接触大铁船而来的。

普通人看这东西自然都是凑个热闹,看个稀奇,但对于武森这样的专业人员来说,的确是能够从这些大船看出更多的东西。别的先不说。就是打造这些大船所用的铁料,已经不是一般的地方政权能够供应得了的程度。武森来到这里已有多日,自然也听过海汉人是乘坐这些大铁船跨海而来的传闻,虽然很多人认为这是妄言或者是海汉人所使的某种法术,毕竟铁船在水上航行这件事实在太不合常理,但武森却更愿意相信这种传闻就是事实。

武森在水师打滚多年。对于造船技术也略懂一二,虽然不知道什么是阿基米德原理,什么叫做浮力公式,但金属可以浮于水面这件事丝毫都不奇怪,只消扔个铜盆到水上就可以立刻见分晓了。而对于这种外形怪异,无帆又无桨的大船是如何在海上获得行进的动力,武森认为也并非什么法术。他虽然不太明白究竟。但想来应该与海汉人所制造的那些奇怪动力装置有一定的关系——那些玩意儿靠着烧煤就能拖得动数千上万斤的重物,那如果造得大些,自然也能驱动大船在水中航行。

如果单从物理学的天赋来评论,不得不说武森的观察力要强于他的大明同行罗升东。当初罗升东在码头上望着大铁船发呆的时候,可并没有武森看得这么透彻。不过除了相同的战俘身份之外,他们之间也有某些共通的地方,比如看到这种神奇的大船之后都是心痒难耐,巴不得能想办法尽快到船上去一探究竟。

武森在码头上当了半个小时的稻草人之后,军方的人终于来了。今天这个考评团的阵容可谓强大,海汉海军的最高指挥官王汤姆和海运部部长孙长弥都来了,另外还有武森在本地为数不多的挚友阮氏兄弟。除此之外,考评团居然还邀请了一位特殊嘉宾,便是正好这几天在胜利港逗留的崖州水师参将罗升东。

其实罗升东倒并不是王汤姆和孙长弥邀请来的,而是他自己主动蹦出来的。罗升东昨晚在胜利港宴请任亮和安西,酒足饭饱之余,任亮在闲聊中就谈到了最近正在进行“思想改造”的战俘武森。罗升东一听这事就来了劲,叫任亮一定要安排一个时间,让他与这位安南的同行有一个“认识”的机会。

罗升东说这话明显有些较劲的味道,毕竟大明跟安南在早些年打了好几次,但基本上一点好处都没讨到,反倒是折了数万兵马在安南,还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了安南的独立。大明军人心头要是没有一股怨气,那肯定是骗人的。罗升东虽然对海汉已经心悦诚服,但并不代表他就已经变成了一个没脾气的老好人,听说任亮手底下的战俘中居然有一个南越水师的参将。那自然是要找机会给这位同行称一称斤两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