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寻金铁卷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外物长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到这里,梁布泉又不由得想到了那幅反画着的壁画,那犹如发丝一般丝丝蔓蔓从江河当中升腾起的东西,莫非就是这古籍当中所说的“着百足”?似树非树如若说的是叉子岭上的智多罗,那似龙非龙说的又是啥?驿马坡上的巴蛇吗?

但是依照郑老太太所讲的梦境而言,这三样物件,实际上都出自一个怪物的身体。梁布泉的脑袋想得生疼,一条龙怎么可能长得又像树,又着百足呢?难不成,他实际上说的是个蜈蚣?蜈蚣又哪能像是个玉盘呢?无面无首又是啥意思?

殷老祖自始至终都听不懂那外物看似嘱托一般的低吟,或许那东西压根也没有和他说话的意思,总而言之,老祖似乎是从那一声又一声悠长的长鸣当中悟出了点什么道理。他一个人浑浑噩噩地回到了家里,当着满村老小的面,生啃了那一节木头。

古籍说殷老祖一去六十年,形貌未改,仍如少年。全村的人都以为殷老祖疯了,可又不知道他为啥过了这老些年,却一点也没有衰老的迹象,长得比自己的孙子还要年轻。后来殷老祖仰天怪叫了一声,书中所言是“太公仰天长啸,音若以木击缶”。

好端端的一个人,叫唤起来的声音没说是像人或是像猿,偏偏是“如同击缶”。梁布泉不禁狠狠地打了个冷战。

打那以后,殷老祖便消失在了深山老林里头。殷家满门在山岭里头找了十好几年,也未曾寻到老祖宗的踪迹。可是那“一去六十年,归来如少年”的模样,却是深深地镌刻进了所有殷家人的脑子里头。

从那往后,殷家人就世界各地的去找那“浪中仙岛”和“状如真龙”的大树。到了明末那会,殷家传到了殷舟他爹的那一辈,这才定居到了鄱阳湖一带。

湖上飞当日给梁布泉讲的故事也并非是全错,殷老太爷的确是举家搬到了鄱阳湖这做成衣的买卖,可他并非是为了营生,而是为了以成衣为名,寻找那个让自己老祖宗得道成仙的宝贝。殷舟也并非是个饱读诗书的奇才,恰恰与之相反,这殷舟生下来就比别人少了一魂一魄,甭说是认字了,就是爹娘他有时都见得认不得。

殷老太爷本想着自己殷家这一脉,就要葬送在自己的手里头了。却怎料,在殷舟八岁的那年,突然没来由地害了一场重病,满口胡话,高烧不止。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骨肉,这殷舟就是再傻,殷老太爷都想给自己家里再留下这么一脉香火。

可是掏空家底,遍访名医,这殷舟的怪病却总是不见好。殷老太爷本来打算着给自己的独子料理后事了,他棺材都给预备好了,殷舟的病却也在这个时候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这殷舟大病初愈,非但退了高烧,反倒还给烧通了灵觉。打那场大病之后,眼睛也不直了,说话也不流口水了。他不但能认出自己的爹娘,甚至还一下子有了过目不忘的本领。从那以后,这殷舟一本史书都没看过,却能把历朝历代的正史野史倒背如流,不单单是朝代野史,他就连村西头的瘸子啥时候被摔断了腿,村东头的老乡长腰上长了几尺长的胎记,都能给说得明明白白。

村里的人都说殷舟这是遇着了神仙,给他开了天眼,只有殷家的人自己清楚。那是殷家老祖宗显灵,把自己的能耐,给过继到了殷舟的身上。

殷舟变聪明了,本应是个好事。可他有了智商,却是忘了亲爹亲娘。

打那以后天天流连于驿马坡和叉子岭上,每个十天半个月都不愿下山,更奇怪的是,向来都不唵水性的殷舟,竟然还要隔三岔五地跳进鄱阳湖里游一圈。最厉害的渔民,撑死了就能在水下带上个把分钟,可是这殷舟下一趟水,竟然足有大半天才会浮出水面。

鄱阳湖一带都敬其为转世神人,而殷家古籍里却只给记录了一句话。

“状疯癫,与太祖无异。观其行效,可寻神木真龙,以兴殷氏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