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体育 > 天兵在1917 > 第21章 远东之行(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实际上在李晓峰设想中,马占山和冯玉祥的抗日武装能够保住察哈尔就算成功,只要能在长城以北占领一块能跟蒙古接壤的根据地,在未来就能比较方便的获得援助,才能坚持更久。

带着这样的想法,李晓峰再一次前往了远东,经过几天几天的跋涉,他抵达了共青城。和1919年相比,1933年的远东显得更加有活力了,大量的青年人涌入这座城市,开展了一轮又一轮的建设。这种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无疑让人非常的感慨。

谁能想到几十年后,当苏联解体之后,随着经济的衰败。远东的人流将重新回流欧洲,诸如共青城这样的新兴城市都再一次有变成鬼城的倾向。看一看此时为了社会主义建设流汗流泪的青年们,再想一想他们的后辈逃离这里的情景,除了感叹之外恐怕就是无尽的唏嘘了。

此时共青城里青年建设大军的士气是很不错的,真心就是保尔柯察金描绘的那种狂热场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一座崭新的城市在沼泽和原始森林中拔地而起了。

共青城将是苏联加强对远东控制的核心之一。与其说这是一座城市,不如说这是一座工业基地。阿穆尔斯克造船厂、阿穆尔钢厂、共青城飞机制造厂、共青城石油加工厂。林林总总的工厂让这座年轻的城市显得生机勃勃。

李晓峰视察了飞机制造厂和造船厂之后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造船厂仅仅能够生产轻型舰艇,飞机制造厂生产的也是老实的伊5战斗机,更“新型”的伊15和伊16暂时还无法生产。但对于一座从零开始的城市,你不能要求太高不是。

总而言之,共青城的情况还是比较理想的,但是红旗远东方面军的情况就真心不太好了。普遍来说兵源紧张、士气不高,而且装备是相当凑合,真心只能欺负欺负战斗意志不咋地的东北军。如果想让远东红旗方面军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加大投入。

当然,这也是李晓峰来的主要原因之一,导师大人希望他能搞清楚远东红旗方面军的第一手情况。相对于下面那些人的汇报,导师大人还是更相信某人的亲眼所见。

“安德烈同志,情况很糟糕。”布柳赫尔面色严峻地说道,“相对于我的部队需要防御的面积而言,我的部队数量实在太少了,而且补给严重困难,这样是没办法打胜仗的,不!是根本没办法打仗的!”

“我明白。”李晓峰点点头,安慰道:“图哈切夫斯基同志和乌博列维奇同志已经同意了。在今后几年内远东红旗方面军将是重点建设单位,新出厂的飞机和坦克将首先装备给您的小伙子。”

布柳赫尔叹了口气,对于他来说仅仅是这样的承诺还不够好,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不是,而且围绕部队的机械化建设问题,某人跟图哈切夫斯基已经是水火不容了,谁敢说后面会是一方风顺?万一某人跟图哈切夫斯基撕吧起来,新的坦克飞机恐怕是根本走不上生产线。

想到此,布柳赫尔认为他有责任也有义务提醒某人要顾全大局:“安德烈同志,暂时而言,对红军来说最缺的不是高性能的坦克和飞机,完全不是质量问题。而是数量上的绝对缺乏,我们迫切需要坦克、飞机和大炮,哪怕性能不够好,我们也能接受的!”

李晓峰自然明白布柳赫尔的意思,很显然这位功勋卓著的老元帅希望他能让着图哈切夫斯基一点。不过李晓峰却不想谈这个话题,因为这根本不是让与不让就能解决的问题。

他立刻岔开了话题,问道:“您对直升机和真正的运输机有兴趣吗?”

布柳赫尔明显一愣,也第一次感到了某人跟图哈切夫斯基之间的矛盾恐怕是不可调和的,顿时叹气不已。而李晓峰似乎是故意装作没看见布柳赫尔的遗憾,反而是不遗余力地推荐直升机和真正的运输机。

布柳赫尔问道:“直升机是什么?有什么用?”

“这是一种可以垂直起升和垂直降落的新式飞行器,对机场的依赖相当的小,而且还可以悬停在半空,是比炮兵气球更加稳定和好用的观测平台。”

直升机真正的用途自然不止这么一点儿,但是在那个年代,很简陋的早期直升机真心能做到的也就只有这些了。充当稳定的炮兵观测平台,并承担一点儿轻量的侦察任务,这就是直升机的极限了。

不过作为一个真正的军人,当李晓峰向布柳赫尔详细的描述了什么是直升机之后,布柳赫尔产生了相当的兴趣,对于地广人稀条件恶劣的远东来说。一款垂直起升降落的飞行器还是有相当吸引力的,至少比坑爹危险的炮兵观测气球好用不是。

不过布柳赫尔也没有被李晓峰描绘美好前景忽悠,他很想实验性的使用过这种新飞行器之后再做评价。对此李晓峰自然也是能够理解的。很快就致电eo公司,让其抽调一部分状况比较好的俄国山寨版r-4直升机运往远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