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六十五章 好命得程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凌不疑见状便命人将投降的叛军清理看押起来,至于那些逃跑的,凌不疑也没打算放过。

因为这次动手的兵马都是那些穿着纸甲的李皓旧部,而那些屯骑则是被凌不疑留在行宫外没有参与进来。

他们在外面就是要将这些可能逃窜的叛军拿下,尽可能的保证这里的消息不要这么快传出,让樊昌有所警觉。

行宫这边的战事告一段落,另一边清县派出的斥候,也已经在骅县城外查探到了情况,确定确实是有人在攻打骅县,便立马返回去清县报信。

这下确定了最终情况,公孙师兄当即便要带着早已准备妥当的清县兵卒,前去支援。

程止也是随行人员之一,这次就连桑舜华也没法再拦着了,纵使是为了程止担心,连双手都因为紧张用力而青筋暴起。

在送走程止之后,桑舜华回到院中,程少商见到桑舜华有些苍白的脸色,劝慰道:“三叔母且放心吧,骅县现在不是有凌不疑在,都城之中一直传言他战无不胜,是当世战神,想来区区一个樊昌还是能对付的。

而且袁子仰不是去陛下那求援了嘛,我可是听阿父经常提起他的本事,说不准这个时候他已经带着援兵返回骅县了。

另外我听阿父说过,三叔父自小吉人有天相,运气就好的不得了,说不准等三叔父他们到了骅县,那里的兵乱就已经平息的差不多了,还能白领一份功劳。”

听了程少商的安慰,桑舜华稍稍和缓了下,说道:“希望如此吧。”

而承继着程少商期望的李皓,此时也还在赶去骅县的路上,毕竟李皓出大营的时候,天色就已经不早了。

率着这大队骑兵,总不能在大晚上疾驰赶路,终究是视线太差,万一要是因为地形问题,未曾遇敌就先损失一部分,那真是交不了差。

只能是找了一处开阔之地,先行安营扎寨,等到天亮之后再继续前行。

不过大队人马是不好走,可该派的斥候李皓还是提前派了,让他们先行到前面去打探情况。

到了第二天一早,李皓再度率兵马前行之时,可还未及骅县,并听到了所派斥候传回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骅县并未被叛军攻破,坏消息是叛军在抓捕骅县城外,抓捕乡村中的老弱妇孺,要把带到骅县去。

听到这个消息,李皓眉头一皱,对于叛军抓捕他们要干什么,李皓自然是能想到的。

不光李皓,就是那些黑甲卫和越骑校尉部的人也都能想到。

毕竟纵观历朝历代,驱民攻城之事历来都不少见,而且在原有的剧情中,樊昌也确实是将这些老弱妇孺带到城门下,要挟老程县令开城门,否则就要开杀。

而程老县令也是因不能置百姓不管,就率领着骅县城中兵将杀出,做殊死搏斗,来给这些百姓争取逃命的机会,并因此而亡。

李皓自然不能坐视这样的情况发生,当即便下令,再加快速度,一定要尽快赶去骅县。

只是李皓现在离骅县还有二三十里路,过去估计还得要大半个时辰才行,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李皓就可惜自己没有到行宫那边得信鸽,否则能将此事尽快告知凌不疑,他从行宫出发的话,牵制樊昌会快的多。

现在只能希望凌不疑能自己得到这个消息,出面阻止这事发生了。

而事实上,凌不疑也确实没有辜负李皓的期望,甚至比李皓更早就知道了。

当即凌不疑便改变了策略,本来他是想继续隐于暗处,找机会寻到樊昌错漏,然后一举将樊昌击溃的。

这样不仅能尽快了结这场叛乱,而且更有机会将樊昌直接活捉。

但现在看到樊昌以四处抓捕无辜百姓的举动之后,凌不疑只能主动跳将出来,除了一些看守降兵的人马之外,率领其他所有兵马出了行宫,直接向骅县逼近。

樊昌在得知消息之后,尤其是知道这只兵马打的是凌不疑的旗号,顿时就知道不妥了。

首先他确定自己派出去攻打行宫的人马应该是全军覆没了,而且既然凌不疑悄无声息得带着这么多人赶到。

那自己的反叛之举只怕是早已就被文帝查得,那想来后续赶来支援的兵马应该都已经在路上了。

看着骅县坚城,樊昌心知自己估计是没那个时间了,心中便有了退意,想回去犍为郡。

只是在临走之前,樊昌打算先把凌不疑击溃,甚至要是能抓住凌不疑就更好了。

毕竟凌不疑在文帝心中的地位,樊昌是非常清楚的,要是能把凌不疑抓到手上,到时文帝投鼠忌器,他腾挪之间也有了更大的方便。

尤其是在樊昌得知凌不疑带领的人马,有一大半都没有着甲,这就更让樊昌放心了。

毕竟樊昌又不知道纸甲的厉害,自然就默认只有屯骑和一批换上缴获叛军铠甲之人,是着甲的。

樊昌在留下少量人马监视住骅县之后,便率领着大队向凌不疑迎了上去。

最终在离骅县之外数里的一片平原上,两军就结阵对峙了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