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昏君 > 第二百零四章 举步维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临离开之前,他对楚尘他们是有着一定的交到和安排的。

无论最后结果如何,都要在约定的时候,在特定的地点碰面。

假如到时候没有出现,就证明事情已经失败了。

所以,萧让和丽莎所到的地方,正是他们事先约定好的地方。

这么一等就是好几天,他们就是在一处山洞里面度过的,也恰好有这个山洞,因为从他们来了之后,就开始下雨了。

而且一直不间断的下雨,他们根本没办法寻找别的去处。

有地方躲雨是好事,但是吃什么,喝什么,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了。

渴了喝点雨水倒是还能接受,但是他们所携带的干粮,就算紧着吃,也只能坚持个三五天的。

所以等到了后面几乎就是食不果腹的状态,两人这样下去势必还没等到楚尘他们,就已经饿死了。

萧让也想过冒雨去寻找什么吃的,但是山路不好走,而且下雨的时候,就算想找个什么野鸡野猪之类的也是不可能的。

而且随着降雨而来的,就是温度的降低,幸好山洞里面不算特别的潮湿。

或许这里面从前住过什么动物,也可能是进山的猎人来这里呆过。

里面倒是还有一些树叶干柴之类的,倒是还可以用来取暖。

草原上的人,有一个比较好的习惯,那就是,无论到了哪里,身上都会带着火镰,所以,这才让他们好受了一些。

但是长时间的饥饿和枯燥无味,总会让人觉得异常的难熬。

丽莎倒是还好,因为对于她来说,只要和扎古力哥哥在一起,其他的都不重要。

但是萧让就没有了那么多的耐心了,首先不说这样的生活,就是心里那些情绪和计划,已经够让他难受的了。

不知道楚尘和真真他们怎么样了,还有那些派去打探消息的人。

自己这次贸然决定回来,到底是对还是错。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他心里凝结成了像是炸弹一样的存在,随时可能会让他崩溃。

这天,按照时间推算,应该已经是深夜了。

萧让百无聊赖的坐在那里,丽莎已经睡着了。

这是他们没有吃东西的第二天。

萧让坐着实在没有事情可做,就觉得,或许睡着了就会不觉得那么饿了吧。

还别说,可能是最近真的疲累了,倒是很快就睡着了。

然后在梦里,他又出现在了那个奇怪的空间里面。

那一个个的大屏幕,还在像是播放电影一样,向他展示着一段段关于隋朝的故事。

而所有的故事围绕的人,正是隋炀帝杨广。

上一次梦到的时候,是他小的时候,而现在,好像已经是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了。

炀帝十一年九月十五日,炀帝离开雁门,经并州南返

回到东都洛阳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初五了。

在此之前,群臣对是返回西京长安还是东都洛阳有不同的意见。

苏威早就认为,三征高句丽返回长安之后,皇上就应当安于京师,不宜东巡西游。

他在洛阳和汾阳都曾劝谏炀帝不能轻易出塞。

这次雁门脱险南返并州,他依旧坚持己见,认为炀帝应当立即返回长安,坐镇西京。

他说如今四方盗贼不息,又刚刚摆脱了雁门突厥之围军中士马都很疲劳,社稷也多受惊扰。

陛下应直往西京,固守根本,养息天下,才是为国家大计着想。

关中是形胜之地,朝廷的根基全在关中,这一点炀帝心里很清楚。平心而论,苏威的话很有道理。

但是,炀帝不愿回到长安那个

山河阻隔、四面闭塞的地方,因此,尽管苏威言之有理,他依旧觉得不顺耳。即便兵马疲弊,天下惊扰,回到哪里不都照样休养生息吗?

所以,他对苏威的建议只是默默地听着,并没有表明自己的

态度宇文述则和苏威的意见不同,他认为随驾北巡的臣将,眷属大多在东都,建议炀帝可以顺路先回洛阳,使群臣家眷安然后由潼关入关中,再去长安也不迟。

这话正合炀帝的心意,而且理由也合乎情理。文臣武将随驾出退已有半年之久,每个人都有离思别愁,是人之常情,应该先让他们与要儿团聚,方显皇恩浩大。

什么坐守西京、深根固本,还是等以后再说吧于是,炀帝决定由并州起驾,直奔东都。

炀帝十二年新年,未见各国的使节前来朝见,甚至各郡派到京城的朝集使也有二十郡没有到达,这是因为起义的队伍截断了沿途交通。

三月三是上已节,按照古有的风俗,上已日百姓要外出踏青、游乐,文人雅士一般是戏水赋诗。今年的三月三,炀帝将戏水之乐定在西的内海举办。

当年为庆祝通济渠开河,炀帝在宫城积翠池边设宴大酣,何稠献上了他设计制造的七十二水戏,赢得了炀帝的连连喝彩。木偶水戏尽管精致新奇,但毕竟不是真人演出,总觉得有些不过瘾。为了筹备此次上节的游幸,炀帝早早就命一班学士撰写描绘了《水饰图经》,将古代的两件水事收入书中,又让朝散大夫亲自督促艺伎按照《水饰图经》中的故事排练成真人表演的傀儡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