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元末之争霸天下 > 第490章 称王建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93章:称王建章

整个九月吴军做的主要工作就是从西线撤军,利用水师战船搞运输,最终从西线撤回了近三十万人,然后留下了二十五万战兵和十二万屯田士卒。

撤退的主要是原先朱子明带过去的中央军二十万人,还有冯国用带去支援的十万人。

剩下的主要就是常遇春、李勇、郭兴三人。

其中郭兴因为家中恰好有个妹妹被朱子明看上,然后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朱子明舅哥中的一员。

有这样一层关系在,郭兴、郭英两兄弟自然受到朱子明重用。

其中郭兴负责统领三万人马驻扎在安庆,并管理十二万吴军降卒及一应屯田生产事务。

郭英则跟在朱子明的身边,成了新的禁卫军统领。

同样受到重用的还有吴国兴、吴国宝两兄弟,两兄弟虽然没有亲妹妹,但找个族妹堂妹还是相当轻松的。

把人送到朱子明后宫后,也受到了朱子明的重用,其中吴国兴为副将随同李勇一起攻伐江西地方,吴国宝则为冯国用的帐下总兵,一起驻守在扬州!

就这样通过不断的联姻和各种调换安排,朱子明再一次完成了对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安排,将得整个军权始终牢牢的把握在手中,不曾有丝毫的放松或者懈怠。

九月份忙着撤军,十月份的时候又忙着给予此战有功将士封赏,一直忙到十二月底,封赏的事情才告一段落。

此番总共封赏出去近千万亩土地,落到东西两线四十万将士的头上,差不多人均二十五亩的土地。

原本是用不到那么多土地的,毕竟此战只消灭了不到四十万汉军,按照平均每人七亩的期望值计算,也就三百万亩土地不到。

但朱子明先前承诺过奖励翻倍,所以每消灭或者俘虏一名汉军的期望值达到了十四、十五亩地的样子。

另外不是每个士卒都能上阵杀敌,不是每个士卒都能抓到俘虏,但你不能因此就认定没杀敌和没抓到俘虏的士卒没有功劳。

哪怕真没有功劳那也有苦劳,所以朱子明最终议定奖励此战所有参战士卒每人十亩地作为大家的集体功劳。

如此一来,期望值也就到了二十五亩左右,所以最终共计耗费了近千万亩土地做奖励。

不过区区千万亩土地算不得什么,与此战重大的战略价值相比更是不值一提。

一战差不多把倪汉政权打覆灭了,并顺利把江西收入囊中,至少会为吴军增加千万人口以及每年超千万贯的赋税,获得了如此之多的东西,又还能有什么不满足的?

更别提此战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可以说正是这一战一举奠定了朱子明南方霸主的地位,也让其可以顺理成章的称王建章开创属于他的一个时代。

称王自然是要称王的,不过怎么称还是值得商讨的。

有的建议跨过称王一步直接称帝,这样的建议在朱子明看来是很脑残的。

为此他不得不明确的告诫麾下的文武百官,称帝绝对不行,天下未曾一统,何人敢言称帝那就是跟他过不去。

其次称王也不是自称,而是把称王的奏表递给开封的皇帝韩林儿,由韩林儿册封朱子明为王,顺理成章的统领东南半壁江山。

这是朱升给的建议,十分契合其“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

如今的吴军虽然很强大,可实际上很多人心里还是没底,对能否北伐一统天下没底。

毕竟从以往的历史去看,华夏的统一战争历史在朱皇帝之前和之后全是由北往南,而由南往北统一天下的就只出现了朱皇帝那么一次。

你能说那是巧合还是天意?压根没人说得准好吗?

自古以来,就好像存在某种玄学因素一样,使得北方总能够压着南方打,而且基本是越往北的越能打。

例如蒙古高原的打华夏北方的,华夏北方的打华夏南方的,然后华夏南方就只能去更南方欺负欺负安南猴子和东南半岛的土着。

反正大体上是这么一个趋势,人类文明在工业革命以前,北方面对南方总会占据一些优势。

甚至工业革命以后也不太例外,南半球你都看不到有任何一个大国强国,可以说非常的奇怪。

底气和心气上,南方一直都被北方压着,所以不仅朱升不建议朱子明称帝,就连朱子明自己也觉得过早称帝不会有好下场。

最后经过一致商议决定先称王,称帝的事情后面再说。

尽管称王仪式比不上称帝那般庄重威仪,但负责称王仪式的礼部却不敢有一点疏忽和大意,甚至格外的重视,毕竟称王已经相当于称帝的预演了。

未来只要北伐顺利,那么称帝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就跟历史上朱元璋走的那条路一模一样。

朱子明称王了,称吴王,妻子王晓莲顺利成章的成了吴王妃,后宫二十几名女人也都有各自的品秩。

由高到低分为贵嫔、贵人、才女、选侍、淑女五级,如果算上王妃一级,共计六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