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 第346章 阳平关下(4k)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倒也不是说他的水平真的就比刘协手上的其他人更高,只是这徐庶看问题的角度与他们完全不一样,作为切实在两地生活过的人对某些细节的掌握也更加的全面,于是刘协几乎是当场就任命徐庶为随军司马,让他成为了自己此次行军的谋主之一。

骤然将一个俘虏拔擢到如此高位,却是整得这军中文武都稍稍的有些不满,结果刘协这头用于存放益州贡品的库房都还没修完,不,准确的说是都还没开始修,这头韩遂的投降信就到了,与他一块到的还有个吕布,五花大绑的。

投降信里说的还是挺明白的,韩遂将诸葛亮夸得跟朵花似的,将本次兵变的功劳也全都一股脑的推到了诸葛亮的头上,尤其是还点明了当初张卫之所以能成功从阳平关逃到南郑并重新站稳脚跟,他诸葛亮可谓是功不可没。

再加上刘协本人的推波助澜,对诸葛亮可以说是极尽推崇,弄得现在军营里质疑徐庶的声音确实是少了,整得大家对诸葛亮特别特别的好奇。

好奇中掺杂着三分敬佩,七分嫉妒,剩下的九十分全是不服,都憋着劲想考校考校这个未曾见过面的年轻人。

不过可惜的是,刘协暂时还是见不到诸葛亮的,因为韩遂居然是有条件投降,表示他愿意臣服于朝廷,要人质要朝贡都没问题,但却是跟刘协要一个西域都护的职位,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让他女婿阎行来担任金城郡的太守。

见诸葛亮之前还得好好先解决一下这个事儿,于是刘协的幕僚班底很自然的就吵作了一团。

尤其是当刘协问司马懿的时候:“仲达以为韩遂的条件如何,我到底该不该接受呢?”

“回陛下,臣到底不了解具体情况,实在是不敢妄言,这个……不知徐先生怎么看?”

荀悦见状也道:“是啊,元直兄乃诸葛先生的挚友,本身也是才学惊艳之辈,想来必有妙计,不如说一下?”

一旁同为颍川人的赵俨见状还想说点什么,却被司马懿打断道:“就是,给徐先生一点机会么,是新来的,骤然拔擢成为天子幕僚,若是没有功劳,如何能服众呢?”

徐庶见状无奈地叹了口气,这还能怎么办呢?摆明了这司马懿和荀悦等人不爽自己啊,好歹荀悦也是颍川人,多少还算是给了点面子,或者说人家本来针对的也是尚未露过面的诸葛亮,但是司马懿,这可就差直接开口怼他了。

然而问题是韩遂这事儿本身又有什么可说的,事情明摆着的,要么接受要么不接受,怎么选都必然是要被质疑的。

这,可能就是拔擢的代价吧。

见实在是躲不过去了,徐庶也只好道:“依,臣之愚见,都护之职毕竟至少现在暂时还只是一个比两千石的职位,他既然开口只要了这个,想来也还算是有诚意,也不能算是狮子大开口。”

却见司马懿冷笑道:“徐先生这话未免不明大局了吧,天子建城市,疏运河,抚益、扬二州,并凉州群雄,重振西域之心就连他韩遂都看出来了,西域都护担负经略重任,怎么可能维持前朝比两千石的设定?只怕是两千石都挡不住,至少也是要一个重号将军号来领军坐镇的,何况他还提议要他的那个女婿来当金城郡的太守,这叫投降么?这分明是在跟天子谈生意,他一个丧家之犬有什么资格和天子谈生意,我料这阳平关之内的敌军早已是士气崩颓,取城关易如反掌,陛下,臣以为,不用去理会他的这个所谓投降,现在就应该攻城,至于西域事,等攻下来阳平关生擒了他韩遂再说也不迟!”

徐庶闻言,只得无奈地瞅向荀悦,希望自己的这位实则上已经位高权重的老乡能帮自己打打圆场,也说句公道话。

毕竟自己这个骤然拔擢的幕僚,以及那个尚未谋面的诸葛亮升得再怎么快,也影响不到他的地位吧?

见状,荀悦低头沉吟了一会儿,道:“两位说的都有道理,西域事,天下人确实是很难找得到比韩遂更合适的人选了,且陛下既然准备经略西域,金城也确实更合适作为凉州的治所所在,是否让阎行担任这个太守可以再议,但韩遂,确实是值得拉拢。”

“然而……臣以为朝廷就算是放过他,那也只能是出自于天子的恩赐,他一个穷途末路的反贼,若是陛下如此痛快地答应了他,岂不是让这韩遂将来更加的桀骜难治了么?此例,不可开啊。”

“所以臣以为,还是应该先打,打到韩遂不敢提条件了,真的无条件的投降了,到时陛下哪怕是直接任命他韩遂为凉州刺史,也是陛下您的宽宏大度。”

徐庶哪里知道,刘协推崇诸葛亮根本不是见他以后的事儿,自打这人跟了吕布之后,荀悦都已经记不清天子跟自己嘟囔了多少回了。

徐庶么,肯定是威胁不到他的地位的,按说大家都是颍川同乡,他作为颍川士人实际上的领袖应该对其照顾一二,可谁让他是诸葛亮的好友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