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宋不怂 > 第237章 老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刚才那一刻,岳银瓶确实有一些犹豫,亦或是不自信。

上次追击完颜宗弼的时候,全凭着一口勇气从头追到尾,啥也来不及多想。完颜宗弼越跑,她越是自信地追,进入了良性循环。

可现在不同了,在这里埋伏了大半天,最初的锐气被消磨了大半,再仔细想想自己这一千人与金人十万人的对比,说心不虚那是假的。

刚上战场之人,完全可以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股子冲劲儿,猛冲猛打,把敌人打懵。

但只有经过了最初的兴奋,随后的恐惧之后,依然可以冷静面对战局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上过战场的人,至少是经历过战火淬炼的人。

所谓的老兵,并不仅仅是当兵多年的人。

真正的老兵是指那些,在炮火和死亡的威胁之下,依然可以按部就班地执行战术指令,完成战术动作的普通士兵。

他们不是不怕死,而是知道怕死也没用。如果能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战术动作,活下来的几率会更大。

经历过战火的洗礼,李申之已经可以做到这样的程度。

就在刚才的间隙,金人开始了第二轮的进攻。

对于新兵来说,第二轮进攻的强度就像是决战。

而对于老兵来说,第二轮进攻依然是在试探,亦或是消耗。

攻城战从来都是持久战,很少有几天就给攻下来的战例。

即便有速攻成功的攻城战例,也大多是长途奔袭之后的突袭。

像应天府这样备战了小半年的地方,速攻只会给金人造成更大的伤亡。

看上去像总攻,是因为金人的进攻是一场全面展开的进攻,但是战斗力却又没有那么凶悍。

几轮争夺,虽然让金人屡屡冲到了城墙根下,但始终没人能够爬上城墙。

打仗,其实打的就是火力的输出,既要有火力输出的密度,也要有火力输出的精度。

攻城方的优势在于,他们可以自由地搭配攻城的手段,通过第一波、第二波攻击消耗掉守城的力量,然后抓住时机派出自己的最强力量,一举攻下城墙。

而守城方的优势在于城墙给敌方加持的减弱光环。

双方的优势都不重要,大家纠结的重点在于:守城方的劣势。

守城方的劣势,才是攻守双方纠结的关键所在。

攻城方努力地寻找守城方的劣势,抓住一切机会从劣势击破守方的防线。而守城方则是想尽一切办法地不强自身的劣势,不让攻方得逞。

有些劣势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劣势需要不停地试探。

比如说城墙的高矮,城池规模的大小,这些都是显而易见。在这些方面,应天府虽算不上劣势,但在金人眼中也不算什么优势。

而真正需要试探的,是应天府守军的防守策略。

简言之,对方有哪些防守的手段。

不同的手段同样具备不同的有点和缺点,只有摸准了守方的优缺点,才能因地制宜地选择最优的战术。

或许有人问了,难倒守城方不能把所有防御的措施全部准备好,这样不就没缺点了吗?

答案是不行。

因为城墙上的空间有限,同一时间内能够容纳的士兵和装备就那么多。

设置了这种装备,必然无法设置另外一种装备。

当攻城方洞悉了守城方的套路之后,主动权依然在攻城的一方。

这样的道理完颜宗弼懂得,李申之虽然不是很懂,但是懵懵懂懂之间也知道这些原则,毕竟曾经是那么地酷爱战争和历史,着名的经典战例更是反复揣摩,乐此不疲。

虽然没读过啥兵书,但李申之心中隐隐地总结出一道名将心得:除非有一击必杀的把握,否则决不尽全力。

金人在试探着应天府的防守,而李申之也有所保留。

在金军没有真正发动总攻的时候,李申之始终把最后的杀手锏藏在手里,哪怕是金军偶尔地爬上了城墙,也绝不放出来。

第二轮攻城过后,双方各有死伤。

当金军完全退却之后,应天府的城门大开,从里面跑出来几百号民夫打扫战场。

看着民夫在满地捡装备,金人并没有杀一个回马枪。

不杀回马枪的原因,并不是双方有什么狗屁和平约定,而是因为回头也没用。

民夫们在捡装备的时候还时不时地瞄金人一眼,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立马往城里跑。

这么近的距离,金人还没杀过来,宋人便跑回城里去了,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宋人在地上扒拉死尸,以及给重伤未死的金人补上一刀。

宋人打这一仗打得很节俭。

没办法,这都怨他们的主将张浚和李申之太谨慎,把这一仗当成一场没有援军的拉锯战,时间预定为三年。

既然是这样,城中的所有物资必须省着用,就连抛出来的石弹,都被民夫们一颗一颗地捡了回去。

完颜宗弼看着宋人的民夫背着石弹往回跑,场面说不出的滑稽。

刚刚组织第二轮进攻的金人将领叫大旲(ying),是原渤海国人,跟金人是近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