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宋不怂 > 第212章 到应天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暂且抛开能力不谈,这样一位为国为民呕心沥血的人,就值得他尊敬。

跟在张浚身边的,竟然是赵不凡。

赵不凡离着老远就朝李申之打招呼,走近了以后还主动解释道:“兄弟一路辛苦了,哥哥特意向官家讨了份差使,现在是应天府的团练使。”

团练使的职位源自唐代,是节度使的几个副手之一,主要负责当地武装部的工作,属于某一州的班子成员,类似于副市长。

到了宋朝,团练使变得与节度使一样,大抵成了虚职。即便有实职的,也大多沦为与别驾、司马、通判等等高级犯官的代名词。

而赵不凡显然不是被贬谪到应天府的犯官。

他是真的来做事的,之所以讨了这么个没实权的官职,是想不受拘束。

与他同来的还有赵瑗,赵瑗的虚职比他高一些,是节度使。

简短的欢迎仪式之后,张浚说道:“韩平他们已经去县里任职。现在诸县事务繁杂,他们一时也抽不出身来迎接你。我已经派人通知了他们,今晚在应天府给你设了接风晚宴,到时让他们务必前来。”

李申之感激道:“多谢张相公。”

他不仅仅是感谢张浚设宴招待他,而是感谢张浚给他搭建了这样一个舞台。

张浚是一个实干家,必然不会虚头巴脑地专门搞一次宴会来取乐。

张浚真正的目的,是趁着李申之的归来,借着晚宴的机会,把应天府下的几个县令聚集在一起,大家共商大计。

而这个大计,主角正是李申之。

虽然大家嘴上没说,但是应天府该怎么搞,李申之的主意占了大头。

当然了,张浚并不会谦虚到去给李申之当小弟,他是把李申之当成了自己的智囊。

张浚自诩为刘邦,把李申之当张良来用。

一路上,张浚给李申之介绍着应天府的现状。

自从李申之离开临安府,没过多久张浚便乘船北上。

乘船倒不一定快,但是携带的物资有很多。

张浚张罗了许多粮草和农具北上,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生产。

不得不说张浚搞内政是一把好手,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应天府整理得井井有条。

虽然每个人都忙得脚不沾地,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以及需要干到什么程度。

每个人都在精准地发挥着自己的能力,而那根调动所有人的总指挥棒,就是张浚。

对于宏观调度,李申之能说的不多,毕竟这方面他也不专业。

李申之满脑子想的,是等自己宋城县知县上任之后,怎样开启大宋的工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