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宋不怂 > 第196章 书橱李二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领导的话,听听就算了,千万别当真。

要不然过上几年没有成为朝廷的栋梁,还会觉得对不起官家吗?比如李申之当了几十年的接班人,最后也没有接了谁的班,反倒成了个社畜。

这些愿意跟着李申之去应天府的人,全都是因为李申之的个人魅力,以及他所描绘出的美好前景,并不是赵官家画的大饼。

那些没有出列表态的人,才是正常的选择。

能进翰林的没人愿意外放。能外放在富庶之地的媒人愿意去偏远地区。能去偏远地区的,没人愿意去战区。

应天府便是偏远的战区,去那里是下策中的下策,这些新科进士们不愿意去,无可厚非。

赵官家自然知道,所以他给了李申之足够的支持。

只见赵官家心情大好,说道:“朕以为,主动请缨去应天府的士子们,应当另眼相看,我看就让他们从知县做起,不知相公们以为如何?”

赵构这是给李申之找帮手了。

大县的知县,都是正七品的级别,小县的知县至少也是正八品起步。

除了入翰林之外,那些二甲甚至三甲的进士起步做知县,已经算是顶配起步了。

大多数下放的进士们,都会以从八品的县丞起步。

这样的配置,对于别人来说,算是很大的恩赐,但是对于一甲进士李申之、韩平、范成大,以及二甲头名陆游四人来说,便算不上什么惊喜了,即便是没有特殊的恩赐,他们也会有这样的级别。

对于他们四个人,赵官家还有别的赏赐,这是后话,还需要与相公们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太低的话显不出官家的恩惠,太高的话又会过犹不及。具体该如何定夺,就看翰林学士们的水平了。

“赐新科进士羊肉汤一碗。”随着内侍的一声宣布,殿试到达了高朝。

所谓的“苏文熟,吃羊肉”说得就是这一刻。

只要练熟了三苏的文章,就能考中科举。只有考中了科举,就能吃上羊肉。

在宋人的饮食习惯里,吃羊肉是一项非常高级,非常有仪式感的活动,羊肉高昂的价格就连官家都无法经常享用。

单论餐桌上的地位,羊肉比牛肉高多了。

这碗羊羹,其形式重于实质。

官家的大锅饭,向来不会好吃。不过今天的羊羹至少放了些调味品,比祭祀时的胙肉好了不知多少倍。

等散朝之后,还有官方组织的一次宴会,这次才是真正的同学宴。

再往后,各位新科进士们会荣归故里,带着官家的赏赐和荣光,风风光光地回乡。

尤其是状元回乡,将是一件十分盛大的事情,也是一件十分庄重,需要严阵以待的官方活动。

在宋朝人的观念里,一个地方如果出了一位状元,那是文曲星降世。

而文曲星的成长,会攫取当地的灵蕴,进而会导致当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

所以当状元回乡之后,当地的官员需要带领乡老举行一次盛大的祭祀活动。

李申之的老家在福建,可是他马上就要西行去陕州,转而去应天府任职,没有时间到福建跑一趟,于是官家以李申之临安府学学子的身份为由,把临安当成了李申之的家乡。

临安城里藏龙卧虎,出个别文曲星不会对都城的风水有太大的影响,只委派了临安知府例行搞了一次祭祀活动便了事,这是后话。

科举之后还有许多活动,比如官家会赏赐新科状元一匹高头大马,骑马戴红花游街。

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临)安花”,昔日种种不堪全都过去,从此以后就是光明的未来。

当然了,这一切以显摆为主的活动,对李申之来说全都索然无味,他肩上的担子太重了。

抛开长远的担子,就说眼前,李申之也有一件要紧事需要办,回家。

却说李申之散朝之后,急匆匆地赶回了家,因为老家来人了。

李宗之,李申之的二哥,李纲的二儿子,从老家赶来了。

他是在老家收到了李维的信,连年都没有过好,便急匆匆地赶来临安。

临安城的李府他也曾经住过一段时间,对临安城颇为熟悉。

要说李宗之,也是个小小传奇人物。

他也继承了李家优良的学霸基因,小小年纪便展露出神通天赋。当他还没有考中科举的时候,就在家乡开馆收徒,学徒最多的时候有好几百号人,堪称声势浩大。

李宗之学问了得,诸子百家经典张口就来,随便怎么问都难不倒他,人称“书橱”,意思是他的脑子就和书柜一样,什么都有。

李宗之到了临安也没停歇,而是赶紧让二叔李维派人去唤李申之,说有要事相商。

李申之接到了消息,不敢怠慢,马不停蹄地赶了回来。

或许是源自血脉中的联系,李申之见到这位从未谋面的哥哥,感到非常地亲切。

那种亲切,就像是小时候经常照顾自己的大哥哥一样,让他很有安全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