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御极大明 > 第二百八十七章 转道余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南是朝廷重赋之地,涉及盐政、赋税、海关税等大税,这些加起来足以占据大明八成以上的财政收入了,从何入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

金陵是江南总督所在地,也是重镇,商业云集,富商大贾较多,去那里恐怕查不出什么,只有暗访才能知道其中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袁应泰任职二年多来没有多少建树,估计就是『摸』不清内在原因,受阻较大,别看他总督江南六省,士族力量足以让他寸步难校

朱由校深思熟虑后,认为金陵暂时不能去,他曾特意嘱咐袁应泰整顿盐政,可惜两年成效不大,但这两年海关税却是惊饶成长,俨然成了朝廷第一大税源,『摸』清海贸成效更显着,不如从这里入手,先易后难,弄清海贸后再反过来查盐政。

想到这里,朱由校决定先去余杭,那里是江南重要的出海口。

清晨,朱由校疲倦的起身,很显然,他昨晚没有睡好,侯光远见到,关心的问:“公子,昨晚没睡好?还在想昨的事?”

朱由校摇头:“不光是昨的事,我想了一夜,咱们还是先不去金陵,改去余杭吧!”

侯光远疑道:“公子去那里做什么?”

“金陵是重商之地,多是商贾,咱们去了也是无从下手,余杭是海贸重地,那里更能『摸』清情况。”朱由校淡淡的。

侯光远似有顿悟,“原来如此,我这就去安排,咱们去余杭。”

船启动了,开始踏上了新的路程。

到余杭只需四五日,这几朱由校都在船上没有下来,他不想在路上遇到什么事了,对待那些路见不平的事,他根本无心过问,他的心里装的是下,而非那些绳营狗苟的事。

到了余杭,侯光远把船费结给了马船夫,他什么也不要,他,公子帮他们出掉炼疤子是大的恩惠,以后坐他的船都免费。马船夫出一趟船不容易,朱由校就让侯光远置办了一些货物让他运回去,这些货物到了北方都是紧俏货,能大赚一笔,这也算是抵了他的船费。

马船夫感激的携着英在船头上向走远的朱由校的背影深深的磕头,祝愿他一生平安,大富大贵。

此时的余杭是一个县城,还远不是将来的杭州,由于这几年大兴海贸,这里已逐渐成为了一个新心城剩

朱由校他们一行直接到码头,看到的海面上停留的船只更大,更多,更繁忙。一眼望去,帆船林立,其壮观之景足有千艘船,码头上的苦力们光着膀子在搬运货物,一艘船占用码头的时间决不能超过一个时辰,货物装运完就起航。

岸上,客栈、茶楼更多了,比德州运河码头气派多了,人也更多更繁杂。

在码头的对岸,有一座不大的房屋,门前有两身穿蓝『色』的衙役挎刀站岗,门上书写“海关”两个大字,人们进进出出,看样子是到里面换取通关文碟的。

朱由校上前拦住一个刚从里面出来的人,笑面拱手迎道:“这位官人,在下是金陵商人,来此做些营生,不懂这里的事物,可否赐教?”

这人身穿绸缎,年约四五十岁,一看便是富贾之人,他疑『惑』的打量着朱由校,又看看他身后的人,吃了一惊,回敬道:“公子是金陵来的?做什么生意?”

“做些生丝、茶叶,听运往海外获利颇丰,所以来此找些门路。”

“哦,”那人眉眼舒展,笑起来:“既然如此,公子咱们到那一叙!”着,那人指了指旁边不远处的一间茶棚。

朱由校欣然接受他的邀请,到茶棚内要了几壶茶,侯光远与宗二坐在两侧,朱由校与那人对坐,侍卫们在另几张桌子上喝茶闲聊。

“在下袁齐,金陵人士,不知兄台贵姓?”朱由校自我介绍道。

那人回敬道:“在下福建泉州人,姓王名卫,自朝廷命令开放海禁后,我就到内地来采办些物资,运往海外,赚些钱养家糊口。”着,王卫脸上有些喜『色』,“朝廷大开海禁是明智之举啊,沿海一带的老百姓们有了营生,就连内地许多人都来讨这海上讨生活。”

朱由校笑了,他是开心的笑了,自隆庆后开放海禁,但并不彻底,几十年里还有人重提“海禁”,都被万历皇帝回绝,地方上还是有一些守旧官员从中阻碍,尤其是打着沿海不靖,有海盗『骚』扰为由,动不动敲诈勒索出海的百姓。朱由校登基后将“海贸”正式列为国策,并因此成立海关总理衙门,沿海各地设立海关司,专管海贸,任何人不得阻碍百姓出海,实行海贸自由,仅此朝廷获利比万历时期高出数倍。

朱由校问道:“兄台生意如何?”

王卫眉头大展,:“不瞒公子,三年前我穷的要过饭,现在在泉州也算是富甲一方了。”

侯光远和宗二听的咋舌,不敢相信的问:“海上做生意这么赚钱?”

“是啊,”王卫:“一看就知道你们是外行吧,比如你的生丝,在内地,一斤生丝不过一两银子,要是给荷兰人,一斤生丝就是一两黄金,你赚不赚钱?!”

“唏~”两人不由得倒吸一口气,不敢相信生丝到了海外这么贵,这价格何止涨了十倍。

“哎,可惜呀,”王卫轻锤了一下桌子,叹道:“咱也只是挣点钱!”

朱由校皱了一下眉,不明的问道:“这么大的利润怎么挣的还是钱?”